镇宁丁旗街道秸秆综合利用有实招

本报讯(记者 金秋时)秋收以来,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针对区域内1.5万亩稻田、6000亩玉米地的秸秆禁烧工作,通过“预防式”禁烧与“消化式”引导相结合,一方面制定层层压实责任的秸秆禁烧工作方案,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辖区引进1家农业公司和2家草垫厂。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在丁旗街道科恩农业有限公司,每天有20人左右收集秸秆,一天大约处理5吨左右,辖区内农户以稻草0.3元/斤、玉米秆0.2元/斤价钱将秸秆出售给企业。昔日无处安放的废秸秆,如今成了致富草。
“我们购进了一条大型生产线,预计还有20天左右就可安装投产,日吞吐量为40到50吨。”科恩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而2家草垫厂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安装有4台草支垫成型机,日产量约为2000条,日吞吐量为15至20吨,年产量50万条,每年可消耗约8000亩稻草、3000亩玉米秆。
在预防禁烧方面,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结合当地实际,在秋收来临前,制定《丁旗街道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成立丁旗街道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班子成员联系村,驻村干部包村、街道干部包组、村干部、护林员包户的工作机制,确保辖区范围内“地头不燃一把火,田间不冒一处烟”。街道纪工委及时掌握各村秸秆禁烧工作成效,凡因工作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具体,发生露天焚烧现象的,将依规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此外,该街道积极开展相关内容宣传,在辖区主干道和田间地头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并使用流动宣传车宣传、小喇叭播放。同时,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发放《关于禁烧秸秆与秸秆综合利用致全街道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签订《秸秆禁烧综合利用承诺书》《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告知书》等,强化秸秆禁烧宣传,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常态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