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毕节头条

从毕节试验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动实践

2021年10月13日08:39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 李霓

从1988年6月9日毕节试验区建立起,统一战线为毕节跨越发展、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同心共建”成为毕节试验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历程,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提供了鲜活、有力的实践样本。

毕节试验区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基地。1988年,胡锦涛同志在提出“建立毕节试验区”科学构想的基础上,亲自赴京,邀请统一战线的领导、专家座谈。受邀参会单位组成的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随即派出了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徐采栋为组长的党派联合专家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毕节试验区”的重大意义和可行性。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凝聚了统一战线的关心、支持,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更是离不开统一战线的支持与参与。2020年,毕节试验区以“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198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十三五’期间减少贫困人口130.16万”的业绩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一起实现了同步小康。33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始终与毕节试验区“同心战贫”,这份辉煌的成绩单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诠释。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毕节实践”彰显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要不断增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广度与深度。毕节试验区33年“同心共建”的实践是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彰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缩影。新型政党制度在凝聚共识、优化决策、维护稳定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毕节试验区的实践中,每个民主党派都选定一个县重点支持(有的县是两个党派),各个党派都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所支持的县制定规划、争取高层支持、协调资金项目及给予智力支持等,在这一过程中,党派之间形成最大的合力,同心推动所联系的区域实现跨越发展,彰显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毕节实践”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破解喀斯特地区的发展难题,被赋予了“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使命任务。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或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或开展智力帮扶,激发内生动力。各民主党派与毕节试验区心手相连,使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毕节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为国内和世界喀斯特地区消除贫困提供了重要借鉴。

(作者为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社长)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