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六盘水视窗>>新闻快讯

六盘水:多举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10月12日08:28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秋日的水城区猴场乡猴场村满山果香,走进猕猴桃基地,已经成熟的猕猴桃挂在藤蔓上。

村民黄吉永今年种了8亩猕猴桃,预计纯收入3万多元,靠着猕猴桃,黄吉永家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车。村里像黄吉永家一样靠猕猴桃产业过上好日子的村民还有很多。

过去这个村因缺乏产业,村民收入普遍不高。2000年,水城区从四川引进红心猕猴桃在猴场村试种340亩,涉及193户村民。3年后,这批猕猴桃陆续挂果,因为口感香甜,受到消费者喜爱。此后,猴场乡猕猴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共种植猕猴桃2.46万亩,覆盖6个村85个村民组,让当地村民的荷包越来越鼓。2021年,猴场乡的猕猴桃产值达6000万元,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

猴场乡依托猕猴桃产业的成功不是偶然,这是六盘水多举措推动乡村振兴的成效之一。

六盘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委有关常委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31家市直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乡村振兴局,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我们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机制,出台了《六盘水市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制度(试行)》等3个制度,制作了六盘水市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流程图,着力破解监测户、边缘户和因灾因病困难户‘三类’人员监测难的问题……”六盘水市委副秘书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蒋泽选说。

六盘水以《乡村振兴促进法》为主线,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先后出台《六盘水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文件,以“解三难”(人才吸引难、环境整治难、群众组织难)为问题导向,以“促三融”(产业融合、服务融合、规划融合)为路径选择,以“建三园”(幸福家园、美丽乐园、丰收田园)为目标愿景破解乡村振兴有关难题。

此外,六盘水还建立《乡村振兴工作联席制度》,把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县区、市直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指标,常态化调度“四个不摘”落实情况,保持党建扶贫和结对帮扶关系总体稳定,继续选派612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1837名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

今年,在各级政府和干部的努力下,六盘水市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以工代训”“在岗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和精准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次、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480人次。(翟汉元)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