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着眼“一老一小”办实事,用爱托起稳稳的幸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明区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关心关爱老年人晚年生活、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将暖心服务渗透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各项工作中,不断织牢织密“一老一小”社会保障和服务安全网,用爱托起稳稳的幸福。
老有颐养
幸福大院让老年人生活滋滋有味
今年以来,南明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引进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帮扶援助,不断完善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初步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围绕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综合体系,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确保养老设施规划布局符合南明区人口老龄化实际需求。目前,已高标准建设区域性中心养老机构20所(其中包含11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院老人559人,照料员工337人。“住进养老机构后,我和室友经常在娱乐室唱歌、看书、下棋,有了大家的陪伴和照顾,晚年生活很惬意。”住进宁安康养老中心的张阿姨说。
开展适老化改造。通过前期摸底排查,征求老人及家属意见,在6个街道办事处为1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免费适老化改造。改造中,对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区域进行防滑处理,提高安全性;将蹲便器改为坐便器,以此减轻蹲姿造成的腿部压力;换护理床,提升老人睡眠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老年用品配置。目前,适老化改造工程已开始施工。
开展老年人防范诈骗宣传活动。聚焦当前保健品、中奖红包、项目投资等各类老人们容易“入坑”的诈骗类型及特点,南明区通过发放宣传品、现场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帮助老年人提高非法集资防范意识和防诈骗识别能力,有效防范上当受骗,保障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手册2万余份,向2.5万余名老人普及防诈骗知识;区民政局与20家养老机构签订“不参与非法集资”承诺书。
幼有善育
多举措关爱让未成年人幸福成长
留守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稳步提升。据了解,南明区共有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12万余人,其中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散居孤儿“四类未成年人”共计86人。针对这类未成年人,南明区建立了一户一档资料,并及时录入全国儿童福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落实了22个未成年人督导员以及211个未成年人主任为主要工作力量,开展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对符合救助政策的未成年人给予救助。目前,全区累计保障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366人(次);发放生活补贴31万余元;发放孤儿生活费17万余元。
有序推进教育实事项目。区教育局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2021年列入区级实事项目5所(其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所,续建项目1所),各项目建设正按时序推进,建成后将新增学位2610个;全力以赴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截止目前,学前教育公办率达59.61%,普惠率达91.0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44%,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5.8%;中小学护眼计划已全面实施,由南方电网捐赠的500间教室护眼灯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500间教室的采光照明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人民至上
优化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后续,南明区将协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促进政府与市场、事业与产业、国企与社会、养老与康旅“四个关系”融合,全速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培育、服务主体培育、保障体系建设“五个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区级养老标准化示范中心、养老实用人才实训中心、养老服务调度指挥中心、安宁康养中心、中医康养中心、适老化产品展示中心“六个中心”品牌,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构建功能完善、供给充分、保障有力、均衡优质的服务供给体系。
同时,南明区将扩大公办学校学位,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持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让孩子享有更好的教育;学前教育方面,进一步健全措施机制,推动学前教育进一步优质普惠发展;加强对儿童之家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指导,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机构规范运行。
此外,充分整合各相关部门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履职实效,织密扎牢“一老一小”社会保障和服务安全网,不断优化尊老爱幼社会环境,确保“一老一小”各有所乐。(金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