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乡:一场“特别的”座谈会

8月25日,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钟山区金盆乡双塘村举行。说特别,主要是座谈会的“主角”是今年新录取的大学生符仁美、祝桂琴、王冬琴、邱琴四位同学及家长,还有一帮正在上学的中小学生,主题是“分享”。
第一个“分享”的是刚刚被辽宁锦州医科大学录取的大学生祝桂琴,她是双塘村有史以来第一个苗族女大学生,她的发言里面出现最多的词语是“帮助”,在她看来,没有乡、村、学校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关怀,也许一辈子就走不出大山。“在这里,我希望各位同学们一起为了明天而努力,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祝桂琴的话质朴却直抵人心。
金盆乡:一场“特别的”座谈会。
金盆乡曾经是一个边远落后的贫困乡镇,虽然脱贫了贫困,但“走出大山”对于很多当地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代表张世琴在分享交流中几度哽咽,她坦诚自己经济压力大,但“再穷也不能让孩子没学上”,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想方设法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已经上了一年大学的李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弟学妹和乡亲们分享了大学的精彩世界,他鼓励大家要自律自强,认真学习,不荒废时光,不辜负乡里、村里和父母的培养。
座谈会上,交流很热烈,大家畅所欲言,进一步凝聚了“读书改变命运,教育改变面貌”的共识。
金盆乡乡长邓刚用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报国之志,常炼自强之气,常挺律己之规的“四个常”鼓励金榜题名的学子们。希望大家能够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历练知识本领,为家乡、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了激励更多的孩子勤学上进,能够安心步入大学,成为国家栋梁,双塘村筹集资金,对考入大学的学子们进行了奖励并制作了荣誉奖杯,同时详细介绍了助学金相关政策。
“希望你们能够把乡里及村里的支持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转化为毕业后报效家乡的雄心壮志。”金盆乡党委书记付昭辉动情地说道。他表示,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根本之策,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是党委、政府的责任,金盆乡将始终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通过教育提升金盆的精气神,改变落后的面貌。(文/图 鲍红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