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德江视窗>>多彩贵州德江梦

在家门口上班,安逸

2021年08月27日08:29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德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胜彦

8月20日,德江县安化街道楠木园社区惠黔服装有限公司,员工张艳在灯光下熟练地操控着缝纫机,随着拉链和布料在嘀嗒声中完美缝合,一件衣服很快成型。

“现在,我在楼上住,楼下工作。在家门口上班,安逸得很。”张艳笑着说。

张艳原住在德江县潮砥镇小溪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活困难是老家留给张艳的记忆,彼时,挪出穷山窝扎根城市是一家人最深切的渴望。

2018年秋天,张艳一家的梦想照进现实。“十三五”时期,德江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大文章,3.52万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奔向小康路,把安居乐业梦想扎根在城市新家园。跟随搬迁大军,张艳一家4口也搬进了德江县城最大的安置点楠木园社区。

为把日子过得更好,张艳的丈夫选择继续外出务工,然而,勤劳的张艳一时间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张艳并不是个例。如何让群众在“搬出来”之后,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德江相关部门也在竭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这道“必答题”。

近年来,德江县按照搭“五桥”建“五家”工作要求,聚焦移民搬迁安置点社会治理、就业服务、公共服务、文化建设四个领域构建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助推搬迁群众适应新家园、融入新生活、实现新梦想。

为推动“业安”建设、加大岗位推介力度,楠木园社区建立一户一档1879卷,就业跟踪服务卡4231份,并围绕企业用工需求,收集符合搬迁群众的就业岗位,采取上门推荐和集中招聘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就业提供岗位选择。目前,发布用工岗位3.5万个,开展专场招聘会5场,引导就近就业1536人,创业44人。

同时,社区还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搬迁群众就业意愿,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采取“理论+实操”的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共计培训搬迁群众8期350人次。并采取“企业+车间+搬迁户”等组织方式,将惠黔、傩元素两家服装加工厂和佳丽富民手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搬迁群众稳岗就业350人。

张艳就是其中的一员。“刚开始来厂里上班时,因为我业务不熟,一天只能挣30多元,经过多次培训,我现在已经成为服装厂的技术工,每天可缝制服装200多件,每个月的工资达3000多元。”张艳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乐业是安居之基。德江县通过加强培训促就业,发展产业带就业,用好平台稳就业等措施,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吾心安处能致富”。如今,全县14个安置点2854户搬迁群众已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目标,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