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黔东南州视窗>>头条

擦亮发展底色 浇灌团结之花

——黔东南州奋楫扬帆续写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华章

2021年08月24日14:28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夏末秋初,走进天柱县联山街道,高楼林立、环境优雅、厂商云集、车水马龙,让人耳目一新,广场上、宣传栏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文字格外瞩目、十分明显。

“以前在老家时,小孩半夜发烧,到医院来回要2个多小时,很不方便;现在到这里,孩子读书、就医、就业都很方便。”提起现在的生活,从坪地镇青溪村搬迁到联山街道惠民社区的姚茂松越说越有劲。

2018年,乘着脱贫攻坚春风,姚茂松不仅搬迁到县城,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当上了社区楼栋长、进入社区工作,每个月都拿到2500元的工资,加上妻子每个月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1570元工资,一家人其乐融融、倍感幸福。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党和政府及领导干部的关心,帮助我们夫妻俩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姚茂松感恩道谢道。

作为“黔东南州民族团结示范乡镇”,近年来,天柱县联山街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工作主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突出重点,使民族团结更加深入人心。

与联山街道一样,在“十三五”期间,经过省政府批准,黔东南州各县市先后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白午、龙形、武笔等11个街道办事处,让贫困山村群众搬迁进城成为“新市民”,并加强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易搬群众融入城市、安居乐业,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不管是苗族还是侗族,我们都很团结,没有矛盾,也能合得来,大家都互帮互助、礼尚往来。”盛夏,黎平县龙形街道构洞村举行门楼竣工庆典,邀请了附近村寨的各族同胞前来齐聚一堂、共襄盛事、共话发展,参加完表演后的该村村民石宏莲表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哪个民族、不管哪个村寨,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信念团结在一起。”

如今,黔东南各地,新建道路连接大山内外,现代校园书声琅琅、生态宜居特色村落,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中实现蝶变。

自2019年12月黔东南州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命名以来,黔东南州以点带面,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纵深发展,全州各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迅速行动,成功探索出了富有民族自治地方特色的创建之路,为贵州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发展探索了经验。

政策引领,为创建添法制保障。先后印发实施了《黔东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方案》《黔东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单位命名管理办法》等健全符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文件,全力推进各项民族政策落地落实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赋能,筑牢创建新高地。黔东南把弘扬民族文化作为“根”和“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寻找民族团结好声音等,让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并开办“双语电视”“双语广播”“双语宣讲”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着力建设全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以镇远古城、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景区新品牌,以苗年、侗年、姊妹节、萨玛节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节日新热点,以《西江盛典》《云上绣娘》等为代表的民族文艺新精品已成为黔东南各族群众共有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家园。

因地制宜、创新突破抓创建。黔东南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寨(社区)、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军营、进医院、进景区等“八进”创建活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工程”,成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各具标杆性的创建模式。麻江、凯里、黎平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命名,锦屏华寨村、黎平二中、雷山西江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成功推出黔湘边界天柱县地湖乡“促进边界和谐.共建美丽家园”、黔桂边界黎平县登晒村“两省一村.十联工作法”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依法治州,建设“平安黔东南”。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结和探索依法加强民宗事务管理的有效做法,开展富有特色的交流活动,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营造各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氛围。目前,全州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实现程度提升到99.93%。

截至目前,全州获命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23个,其中国家级126个、省级297个,数量居全国地市州首位;全州有161个单位获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其中国家级29个、省级132个;全州有190名个人获评为民族团结进步个人,其中国家级30名、省级160名。

下一步,黔东南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打造一批基地学校、一批研究基地、一批主题展馆、一批活态基地和精品示范点,不断擦亮发展底色、巩固创建工作成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