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里的美丽蜕变

风吹田野,稻浪翩翩,群山环抱里的荔波县玉屏街道水浦村静谧而悠然。忙了一天的吴照婧刚刚送走一批客人,看到记者的到来,这个水家姑娘,一脸笑容。
30岁的吴照婧是邓恩铭故里水浦村的村民,同时也是景区的讲解员,2016年,依托着恩铭故里的红色资源,水浦村发展起了红色旅游。2017年,水浦村旅游正式运行,也是在这一年,吴照婧自荐成了村里的讲解员。
“以前,我在家里种地,开发旅游区以后,要招讲解员,我就试着来报名,没想到一来就选上了。”吴照婧说,为了胜任这份工作,2018年,通过培训考试,她取得了讲解证。2019年,她又自考了导游证。如今的她,是水浦村的讲解员兼导游,每个月有2500元的稳定收入。
“景区开发以后,我们村子更加干净漂亮了。”吴照婧说,水浦村的变化,这几年尤为明显,以前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家种地。
这些年,水铺村日新月异的在变化着,村容村貌变得更美了,村民的荷包更鼓了,幸福感获得感洋溢在村民笑容里。
水浦村吸引游客的地方,除了恩铭故里的红色文化,绿野青山的美景,还有独特的水族风情,三者交融,绘就了美丽淳朴的新水浦。
2016年以来,通过广州对口帮扶,水浦村建成了邓恩铭广场、恩铭故里接待中心、村内景观,民宿等设施,随着各项设施的完善,水浦村的旅游发展也高歌猛进。“我们每年大概有近4万的旅游人次,旅游发展,带动了水浦村的人气,大家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水浦村党支部书记吴锦全说。
“节假日的时候,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更多,很多人到村民家里吃农家饭,买农产品,因为旅游我们这里的水果也更好卖了。”吴照婧说,今年端午节,有旅游团到她家吃农家饭,家里赚了400元。
吴照婧口中的水果,主要是自家种植的蜜柚,靠着蜜柚种植和务工,她们一家每年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9年,水浦村种植了850亩的百香果,在大力发展实施千亩百香果示范基地。“我们百香果基地,带动了200多人务工,人均增收上万元、”吴锦全说,除此之外,水浦村还发展了5800亩的铁皮石斛种植,覆盖建档立卡户133户。
“水浦村目前主要发展了椪柑、蜜柚、百香果等精品水果,我们准备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让游客来到水浦,不仅可以感受红色文化和水族风情,欣赏到美丽乡村风景,还能够有体验采摘的地方,提升我们景区的功能。”吴锦全说,如今的水浦村家家有果园,实现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的相互交融。
在精品水果、铁皮石斛和旅游三大支柱产业的支撑下,水浦村的发展路走得更顺畅了。
吴锦全介绍,近年来,水浦村不断弘扬“恩铭精神”,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明确“红色+农旅”的发展方向,将红色资源、民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了一批富美乡村旅游精品,推出了水东乡舍、乡愁贵州、温泉旅游小镇等一批典型“三变”旅游项目,有效带动群众从旅游业旁观者到参与者、收益者的转变,凸显了旅游富民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红色文化,结合优势资源,打造优质的景区,把水浦发展成为集田园体验、观光、康养为一体的旅游地,走出一条‘红色文化+旅游’的新路子,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吴锦全说。(蒙帮婉、朱丽、肖伟)
来源:黔南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