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社会民生

黔东南州:家庭式养育模式提升孤残儿童幸福指数

2021年07月15日17:31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为着力改善孤残儿童养育条件,有针对性地培养孤残儿童的自理能力,近年来,黔东南州社会福利院“家庭式”养育模式关心关爱孤残儿童心理及身体健康,让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家庭的温暖下健康成长。

家庭式亲情照护

针对残疾儿童和7岁以下孩子缺乏安全感及集中生活孩子自卑心较强的特点,设置3个家庭式生活单元,营造家的氛围,按照家庭各功能区进行布置,让孩子们体验家的温暖,构筑幸福的成长环境。同时,每个家庭单元配备4名保育员轮流照护,24小时与孩子们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娱乐,让孩子与保育员产生情感依恋,逐步建立亲情关系。

家庭式心理辅导

针对一些孩子缺乏一定的行为能力、理解能力的特点,院内社会工作师开展一系列社会规范、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心理辅导,使孩子掌握一些融入社会基本技能。通过开展趣味活动、充当小小主持人等,让他们克服社交恐惧,通过烹饪食物、种植蔬菜,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掌握基本的动手能力,增强自我接纳感和自信心。

家庭式培养教育

成立院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副院长为副主任,特殊教育教师为成员的儿童教育办,具体负责孩子的教育、管理和辅导。同时,利用周末、节假日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孩子开展针对性的补课,由院内儿童教师负责孩子们日常作业辅导、批改作业等,一批批特殊贫困儿童从福利院踏进“大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近年来,黔东南州社会福利院共培养出本科院校生4人,专科院校生5名。(唐元磊)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