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荔波视窗>>荔波新闻

我的扶贫故事:修筑“致富路”发展种桑助脱贫

荔波县甲良镇丙外村村支书潘启亮

2021年07月12日17:30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每天,我都会到村里走一走,到群众家里看一看,这是我到村里当村干后养成的习惯,当地村民只要见到我,都会亲切地打招呼。

“每个贫困村都有致贫的原因,只有找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为此,我到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情。 2016年7月份,我当选丙外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我就同村支两委商量修路。

丙外村位于荔波县甲良镇东北部水族村寨,是全县2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面对自然条件差、产业缺乏、行路困难等问题,作为村支书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想富,先修路”“要发展,引产业”,只有先把路修好了、产业跟上了,更好地打通与外界的联系,让群众发展有路子,才能脱掉贫困的帽子。 说干就干,修路的项目被提上了丙外村重要工作日程,但进展却不太顺利,由于涉及面广、资金量大,项目一直批不下来。为了修建这条路,我与村支两委班子多方奔走。

2017年3月在都匀市国土资源开发局的关心支持下,终于得到了批复,同意拨款180万元用于修建这条乡村四级路。项目到手了,可部分群众仍有意见,为了得到群众的支持,我同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一个组一个组的去动员。 通过思想动员、组织项目实施,如今,丙外村丙外片区、金华片区、七星片区都争取和完成了修路的各个目标,当下,金华片区的上中下寨以及水蒙、更久几个小组完成修建4条总长9公里、10万元的产业路。 我带领村民种桑养蚕的初衷始于2017年初,当时,我发现村里的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田里只种有传统农作物,还有一部分被撂荒,早年在外闯荡的我,开始琢磨着如何“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经过考察,结合实际,我决定流转土地,发展种桑养蚕产业。随后,我带领村党支部表率,并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了103亩土地用来发展桑蚕产业。 基地有了,没有蚕房和技术怎么办?我这次找到了荔波县教育局,通过多方对接,2017年6月,启用了废弃的七星小学用于养蚕基地,同时组织部分村两委干部到广西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取经”学习。 2018年3月,在荔波桑蚕产业发展表彰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推进大会上,丙外村获得“种桑养蚕先进村集体”、1名群众获“种桑养蚕优秀辅导员”、3名农户获“种桑养蚕能手”称号,我也被评为“荔波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我带领着当地村两委班子一同修筑丙外“致富路”。如今,丙外村的路通了,产业有了,村民脱贫攻坚之路也有了。 看到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打心眼里高兴。修路为村民向外发展提供了机遇,种桑养蚕为群众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机会。我希望继续为丙外村的发展再上新的台阶。面对未来,我信心满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整理)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