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贵州在行动

贵州防疫新闻 贵州疫情即时播报 新闻发布会 战“疫”日记 贵州对口驰援湖北鄂州

聚焦疫情防控

关于调整贵阳市部分中高风险区的公告 (2022年9月23日第二批)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实现科学精准防控,切实保障辖区内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贵阳市高风险区疫情防控攻坚指导方案》相关要求,经专家组研判,即日起,将我市中高风险区调整如下: 一、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共11个) 云岩区:中环路北段与万江路、红岩新村合围的黄山冲新村组与黄山冲二组、红岩组10-79号的连片区域,贝地卢加诺与贝地领航连片区域,北京路与宝山北路、新印厂路、友谊路、沙河街与贵医附院外围围墙的合围区域,甲秀南路与杨家山、改茶路、金马国际、水晶苑外围、星辰国际外围的合围区域,延安中路与瑞金北路、黔灵西路、人民大道的合围区域,扶风路与东山路、东山怡景苑外围、实验三中外围的合围区域,改茶大道与枫丹白鹭外围、白鹭洲外围、改茶路的合围区域,狮子路与百峰巷、北京东路、宝山北路的合围区域(除市五医外),梧桐雅苑片区,瑞金北路与环城北路、人民大道、黔灵西路的合围区域,紫林庵交易路67号。 二、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共10个) 南明区:花果园E区3栋,花果园B南区4栋,花果园M区8栋,花果园S3区2栋,花果园S3区4栋,花果园Q区3栋,花果园U区2栋,花果园U区11栋,花果园V区10-17栋(除11、13栋外),花果园V区13栋。

贵阳市关于调整部分中高风险区的公告(第二批)(2022年9月21日)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实现科学精准防控,切实保障辖区内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省、市专家组研判,经省、市专家组研判,自9月22日0时起,以下33个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13个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具体名单如下: 一、以下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区(共计33个) 云岩区:二桥路与松山路、省机电学校、云贵山山头公园的合围区域,马王路与百花大道路口至蒙特卡尼小区的连片区域,东山路以南的云岩片区,北京路与贵州医科大外围围墙、博泰华庭外围围墙与新添大道南段辅路的合围区域,白云大道与鑫园围墙、公安分局外围、北京西路、肿瘤医院外围的合围区域,后坝路与贵园御景外围、五里冲路、改茶大道的合围区域,后坝路与贵园御景外围、长昆铁路、檀溪谷外围的合围区域,丽景阳天与兴和家园片区,松山路与市林业绿化局建设工程处、云贵山山头公园、省机电学校外围的合围区域,金关巷与沿蒙特卡尼和水映山城围墙、金钟河、马王路、数博大道黎苏路的合围区域,金关巷与数博大道黎苏路、百花大道的合围区域,实验三中以北与扶风东路、百花山、北京东路、渔安新城、东山路、东山怡景苑外围的合围区域,陕西路与黔灵西路、中华北路、中华路87号农业银行外围至陕西路109号外围的合围区域,威清路与山林路、延安巷、延安北巷的合围区域,麻冲路与宅吉路、银通山庄外围、观山东路的合围区域,瑞金北路与北京路、人民大道、环城北路的合围区域,酱菜厂宿舍区的连片区域,大营坡煤窑寨,万科玲珑湾别墅区,万科翡翠传奇区域,开磷宅吉花园小区,中大国际A2栋,未来方舟H4组团1栋,未来方舟D15组团2栋,未来方舟D15组团5栋,未来方舟D3组团3栋,未来方舟D9组团4栋,未来方舟F7组团2栋,宅吉路688号,花果园W2区12栋,恒大帝景25栋,甜蜜小镇2组团4栋,新添大道284号顺兴花园小区。 二、以下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共计13个) (一)云岩区(6个):兴贵路26号2栋,花果园W2区1-11栋,贵开常立花园,登高路90号,渔安新城F组团,未来方舟除D15组团2栋、D15组团5栋、D3组团3栋、D9组团4栋、F7组团2栋、H4组团1栋外其他区域。

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


  • 疫情防控指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征是发热、干咳、气促、外周血白细胞一般不高或降低、胸片有炎症性改变等。世界卫生组织 (WHO)确认并将其病原体命名为2019-nCoV,属于β 属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31日将其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防控常识之日常须知:
    1.新型冠状病毒可持续人传人,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子、揉眼睛等);
    2. 应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所,如温泉、影院、网吧、商场、车站等;
    3. 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家用消毒物品等物品;
    4. 保持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
    5. 物体表面可选择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或湿;
    6. 喝板蓝根、熏醋等方式,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均无作用;
    7.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对预防病毒感染无效,反而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8. 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
    9. 做饭时,切割熟食和生食的刀具、案板分开。肉、蛋类高温彻底煮熟后食用;
    10. 避免身体抵抗力下降,合理休息、不熬夜、不过劳;
    11.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12. 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应做好日常防护,每天量体温;
    13. 外出时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口罩使用方式:(1)鼻夹侧朝上,深色 面朝外(或褶皱朝下);(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 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14. 正确佩戴合格口罩产品,只要戴一个就可以,多个叠加不能累计效果;
    15. 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
    16. 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普通人使用过的口罩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即可。疑似病例或其护理人员用过的口罩,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17. 取下口罩时应避免手接触到外层污染面,处理完口罩后清洗双手;
    18. 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
    19.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20.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21. 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22. 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
    23. 返回家后,立刻更换衣服,衣物尽快清洗;
    24. 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
    25.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26. 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通风换气;
    27. 远距离出行人员,应事先配备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
    28.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 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29. 妥善保留旅行时的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30. 若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14 天;

    疫情防控常识之隔离须知:
    1. 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过的人,应从和患者接触的最后一天起,采取医学观察 14 天;
    2. 将隔离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间,拒绝一切探访;
    3. 限制隔离者的活动,最小化其活动区域,保持良好通风;
    4. 隔离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互相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5. 隔离者每日至少进行 2次体温测定;
    6. 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不得共用牙刷、衣物、被褥等物品;
    7. 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频繁清洁、消毒隔离者经常触碰的物品和区域;
    8. 将隔离者使用的衣物放入洗衣袋清洗后完全干燥,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物;
    9. 他人进入居家隔离居住空间时,应规范佩戴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期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

    疫情防控常识之就诊须知

    1. 其他疾病,原则上尽可能少去或不去医院,除非必须立即就医的急症、危重症患者;
    2. 如果必须去就医,应就近选择能满足需求的、门诊量少的医疗机构;
    3. 尽可能减少非必要项目,尽可能避开发热门诊、急诊等诊室;
    4. 若需前往医院,尽可能事先网络或电话了解拟就诊医疗机构情况,做好预约和准备,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和步骤流程,尽可能减少就诊时间;
    5. 接触医院门把手、门帘、医生白大衣等物品后,尽量使用手部消毒液;
    6. 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适量减少、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 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7. 感染者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和在医院内,患者与陪同家属均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
    8.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9.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
    10. 若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11. 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开展相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