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大壩場鎮:萬畝油菜喜獲豐收 機械收割節本增效

眼下,油菜進入成熟收割時期,思南縣大壩場鎮的1萬余畝油菜紛紛開展收割,借助機械化加緊搶收作業,最大程度實現顆粒歸倉。
近日,走進大壩場鎮桂花村的油菜田,顆顆飽滿的油菜籽挂滿枝頭,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將一株株油菜快速地卷入機械,經過脫粒、清選后收入“囊中”,打碎的秸稈就地還田。
成片的油菜田。
今年,思南縣大壩場鎮積極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社會化服務,同時鼓勵各村農戶進行機械化收割,高質高效收獲油菜。據了解,大壩場鎮桂花村種植的500畝油菜機械化收割超過60%,種植戶們正忙著用袋子捆裝打包油菜,實現顆粒歸倉。
“今年桂花村種植油菜500余畝,近幾年都是採取機械收割,大大節約了勞動成本、同時提高了收割效率。接下來,我們全村油菜收割完后,馬上進行機械化翻耕土地,種植水稻。”思南縣大壩場鎮桂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廷軍介紹,他們村通過實行“稻油輪作”的種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農田利用率,促進增產增收。
正在收割油菜。
2021年,思南縣大壩場鎮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大力推廣機械化收割農作物,引進新型稻谷、油菜、玉米收割機,可一次性完成油菜切割、脫粒、清選、輸送和秸稈粉碎還田等工序,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據悉,思南群力農機專業合作社現有收割機3台,拖拉機4台,無人機1台,插秧機2台,育苗機2台,為大壩場鎮以及周邊鄉鎮提供高效率的社會化服務提供保障,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機械正在收割油菜。
“現在我們合作社有三台收割機,一台大的,兩台小的,大的這台平均一天收油菜30畝左右,現在我們的訂單有300多畝,這幾天天氣晴好,我們加班加點都要為老百姓把油菜收回家中。”思南群力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張運富最近幾天都在外跑“訂單”業務,桂花村收割完后還要去天橋鄉開展社會化服務。
目前,思南縣大壩場鎮1萬余畝油菜正有序收割。近年來,該鎮利用高標准農田大力推廣“稻油輪作”模式,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優化種植補貼,免費向農戶提供油菜良種、專用化肥和技術培訓指導,同時積極推廣機械化種植,有力推動了油菜水稻規模化種植,促進了全鎮糧油產業的高效綠色發展。
村民正在用袋子打包油菜。
“近年來,大壩場鎮依托高標准農田建設,大力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推動稻油輪作全程機械化和農機社會化服務,推動了全鎮農業現代化進程。今年,大壩場鎮油菜的播種面積達到1萬余畝,目前收割進度已經超過50%。未來幾天,天氣持續向好,大壩場鎮將在5月中旬全面完成油菜收割工作。”思南縣大壩場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蔣文放說道。
下一步,思南縣大壩場鎮將持續以產業發展為抓手,用好用活現有土地資源,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產業增效、農戶增收,實現耕地輪作與保障糧油供給的良好互動,實現“一地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的目標,不斷激發產業新活力,助力鄉村振興。(圖/文 何敏、謝大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