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畢節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貴州海子村:“採摘經濟”助農“甜蜜增收”

李麗萍 龍章榆
2024年05月10日08:0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臨近立夏時,海子村的“春來第一果”櫻桃仍在枝頭上甜蜜生長。游客們手提小籃,穿梭在櫻桃林間,摘果、品嘗、拍照打卡,享受採摘樂趣。

海子村位於貴州省黔西市林泉鎮,每年百畝晚熟黑珍珠櫻桃的採摘期總能撞上“五一”假期。抓住櫻桃採摘期的尾巴,家住黔西市的歐陽女士與親戚朋友一行8人,自駕前來體驗了一把當“果農”的快樂。

市民游客體驗櫻桃採摘。人民網 龍章榆攝

市民游客體驗櫻桃採摘。人民網 龍章榆攝

“2000多人進園採摘櫻桃,私家車停到了百米開外。”回憶起幾天前的採摘游“盛況”,黔西林泉鎮海子果芝林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勇又驚又喜。

今年是該櫻桃園挂果的第六年,憑借果大、味甜的品質,前來體驗採摘的游客絡繹不絕。“往年來玩的多是黔西、畢節的游客,今年來自貴陽、金沙,甚至四川的省內外客源一下多了起來。”林泉鎮海子社區黨支部書記羅賢吉說。

櫻桃園吸引眾多游客。人民網 龍章榆攝

櫻桃園吸引眾多游客。人民網 龍章榆攝

“‘採摘+’這條路子算是走對了!”宋勇感慨。作為第一批返鄉創業的人,他與海子村有一段共同成長的故事。

過去,海子村被稱作“爛泥塘”,因為這裡四面山荒,道路不通,水電困難。2015年,以創建市級“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點為契機,海子村決心“改頭換面”——改造農戶房屋、修通連戶道路、新建水庫溝渠、引進農業企業……僅一年時間,村貌民風煥然一新。

俯瞰百畝櫻桃園。人民網 龍章榆攝

俯瞰百畝櫻桃園。人民網 龍章榆攝

2016年,海子村入選全國22個最宜人居鄉村之一。也是在這一年,宋勇外出打工返鄉時,發現村裡人種起了辣椒、食用菌和百香果等作物,還不時有三五名游客來村裡踏春休閑。

驚異於村庄巨大變化的同時,宋勇發覺了海子村的“隱藏”優勢——植被豐富、氣候溫和,適宜種植水果﹔交通便利,四周丘陵、梯田交錯,能發展觀光旅游。

“回村搞經果種植!”宋勇當即拍板。

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宋勇當年投入100萬元,流轉土地250余畝,開始種植櫻桃、黃金李和草莓。“自此,海子村春有櫻桃、夏有李子、秋有獼猴桃、冬有草莓的‘四季有果’格局形成了。”羅賢吉記憶猶新。

游客在櫻桃園游玩。人民網 龍章榆攝

游客在櫻桃園游玩。人民網 龍章榆攝

其實,在建設新農村示范點初期,海子村便制定了“山下田園、山上果園”的發展目標。回憶當時的規劃,羅賢吉說:“村裡產業底子薄,但生態環境好,發展‘林果種植+採摘經濟’可以較快引來人氣、帶動經濟。”

在宋勇之前,村裡引進海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流轉500畝土地,種植獼猴桃,百香果,此外還鼓勵村裡的創業帶富能手李成勇開辦貴州萬林農業有限公司,種植了268畝獼猴桃。而宋勇組織修建水果基地,則進一步補充了海子村的經果林種類。

已採摘的櫻桃。人民網 龍章榆攝

已採摘的櫻桃。人民網 龍章榆攝

隨著四季變換,海子村的時令瓜果順次登場,不僅為村子帶來斑斕色彩和蓬勃生機,也為周邊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碰上採摘季,周末有空都會帶小朋友來玩。”作為海子村的“老熟人”,游客陳女士表示,多樣的水果品類帶來不同的採摘體驗,“玩不厭。”她說。

“這幾年追求健康、自然的消費趨勢更明顯了,來游玩的人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羅賢吉說。這一點,宋勇同樣深有感觸,今年單是櫻桃園一個項目,合作社預計能進賬20萬元。“明年我打算擴大規模,至少再建幾個大棚,多種些草莓。”他說。

在羅賢吉看來,“採摘經濟”現已不僅是海子村的致富產業,更成為拉動村民家門口就業的重要項目,村民進園務工不僅能掙到“薪金”,還可以拿到每年600元/畝的土地“租金”。

楊紅珍在果園裡採摘櫻桃。人民網 龍章榆攝

楊紅珍在果園裡採摘櫻桃。人民網 龍章榆攝

“我把土地流轉給村裡,一年四季在果園裡除草、施肥、摘果子,工資高的時候一天能賺120元。”談起當下的生活,海子村村民楊紅珍滿臉笑容。2023年,海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800元,較上一年增長近2000元。

“採摘過后,還能玩點啥?”收獲了“採摘經濟”的紅利后,羅賢吉與村民們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推動農旅融合,成為下一個發展目標。

圍繞400畝海子湖,海子村做起文章——以湖心島為中心,打造“桃花島”,修建水上觀光木棧道、環湖自行車道,打造垂釣中心、景觀六角亭,並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導農戶創辦農家樂、農家客棧……“今年我們又申請了2000萬元資金,對環湖設施進行升級打造,明年應該就能開門迎客!”羅賢吉底氣很足。

山間瓜果飄香,山腳湖水盈盈,游客在村中採摘、釣魚、品嘗土菜,迎來送往不亦樂乎,羅賢吉腦海中的這幅畫面,如今正在海子村一點點變為現實。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