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滿格電”照亮苗鄉侗寨幸福生活

2024年05月15日16:2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貴州,大山深處,苗鄉侗寨,有了電力加持,處處煥發勃勃生機。

台江縣台拱街道紅陽苗寨,“裸電線”穿上了“絕緣服”,吊腳樓處處成景,一條小溪穿寨而過,溪水潺潺,清澈見底,寨裡古樹參天,翠竹掩映,郁郁蔥蔥﹔

凱裡市白果井街道思源社區就業幫扶車間,易地扶貧搬遷戶鄧廣霞嫻熟地操作著電動縫紉機,趕制一批加急訂單,“噠噠噠”機聲中,彩色布料很快變成了一件定制校服T恤﹔

麻江縣藍夢谷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供電穩定充足讓冷庫“凍”力十足,山上飽滿的果實像一顆顆藍色寶石正待豐收。

……

如今,走進苗鄉侗寨,大大小小的古村落、舊民居紛紛變身新“網紅”,一幅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在繪就,讓脫貧群眾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舒心電”照亮搬遷群眾新生活

“噠噠噠……”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縫紉機運轉聲,凱裡市旭揚服飾有限責任公司就業幫扶車間裡,服裝加工生產正在火熱進行,一派繁忙景象。隔壁的配電室,凱裡市郊供電局台區客戶經理丁妮妮正在檢查供電設備運行情況,保障車間正常生產用電。

1、5月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白果井街道思源社區就業幫扶車間,南方電網貴州凱裡市郊供電局工作人員對車間用電設備進行用電安全檢查。(謝釋與 攝)

5月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白果井街道思源社區就業幫扶車間,南方電網貴州凱裡市郊供電局工作人員對車間用電設備進行用電安全檢查。謝釋與攝

“最近我們加急訂單多,用電需求量大,你們主動上門協助檢查用電設備,真是太及時了。”凱裡市旭揚服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杰文說,車間設備都是電氣化的,供電一旦受影響,生產就無法進行,造成損失不說,還會影響公司信譽。

2023年,該公司通過招商引進落戶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白果井街道東出口安置點思源社區,主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中小學生校服、幼兒園服及工作制服。

“車間大部分員工來源於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她們一邊干活賺錢、一邊兼顧一家老小生活,掙錢顧家‘兩不誤’。”楊杰文直言,目前,公司共吸納了80多名搬遷群眾就業,收入較穩定,“這得虧供電有保障,公司落戶以來,生產一直沒停過。”

“在這裡上班,手勤點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元,最主要是離家近,家裡兩個小孩也能照顧到。”鄧廣霞對現在的工作表示很滿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生活越來越好。”

2、5月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白果井街道思源社區就業幫扶車間,異地扶貧搬遷戶正嫻熟地操作著電動縫紉機,趕制一批加急訂單。(謝釋與 攝)

5月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白果井街道思源社區就業幫扶車間,易地扶貧搬遷戶正嫻熟地操作著電動縫紉機,趕制一批加急訂單。謝釋與攝

如何讓搬遷群眾在舒適的環境下,用上舒心電、安全電?凱裡供電局加強與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在各個安置點配置“客戶經理”,建立起“一對一”溝通聯絡服務機制,並積極做好搬遷群眾的安全科學用電宣傳和創業致富用電服務。

“搬遷群眾以前多數生活在邊遠山區,對用電比較隨意,如今成了‘新市民’,生活變好了,家裡用電的地方也多了,再像以前一樣隨意用電,很容易發生安全隱患,所以我們會定期上門開展用電宣傳,提高他們的安全用電知識。”丁妮妮說。

“在老家的時候,電視機電源插頭從來沒有拔過,總覺得關掉開關就不會用電,現在終於明白了。”搬遷群眾茆雲珍說,自從供電客戶經理上門講解后,她家一個月電費至少節約了十來塊錢。

“滿意電”讓古村落變身新“網紅”

風雨橋、水車、吊腳樓,大山懷抱中的紅陽苗寨,靜謐而古朴。

初夏的紅陽苗寨風景宜人。一大早,走進村民張軍家時,張軍一家正在准備早飯。庭院干淨整潔,門頭上“貴州省森林人家”“貴州省美麗家園、美麗庭院模范戶”兩塊牌子格外醒目。

3、5月7日,南方電網貴州凱裡台江供電局工作人員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紅陽村開展走訪工作。(謝釋與 攝)

5月7日,南方電網貴州凱裡台江供電局工作人員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紅陽村開展走訪工作。謝釋與攝

在廚房,張軍的家人正在用電磁爐做菜,電飯煲噗噗冒著熱氣。

“現在用電很方便,家裡增添了好幾樣電器。”仔細打量張軍家中擺設,熱水器、冰箱等電器一應俱全。“把衛生弄干淨,電器配齊全,到時候游客來,吃、住都有生意,有錢賺。”張軍說。

近年來,紅陽苗寨搭上了台江縣全域旅游的快車,並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將傳統村落裡的閑置房屋院落、瓜果田園等進行有效盤活,推出具有濃郁人間煙火氣的鄉村生活旅居產品,讓當地村民實實在在吃上“旅游飯”,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村裡的老水車又轉起來了、破舊牛棚被改造為時尚咖啡吧、苗家吊腳樓變身干淨衛生的民宿……“來到這裡,苗族的原始生態味非常濃、非常好,也非常耐看,讓人有一種渾身放鬆的狀態。”河北游客姜曉琦說道。

4、5月7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紅陽村,南方電網貴州凱裡台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對民宿開展走訪工作,了解客戶用電等情況。(謝釋與 攝)

5月7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紅陽村,南方電網貴州凱裡台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對民宿開展走訪工作,了解客戶用電等情況。謝釋與攝

而紅陽苗寨變身新“網紅”,電力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對村寨及周邊低壓線路進行了整改,清理了老舊線路‘蜘蛛網’,並對安全距離不足的線路以及電杆破損傾倒等隱患進行了整治,保障了群眾用電安全。”凱裡台江供電局城關供電所客戶經理侯勝芝介紹,為助力鄉村旅游“火起來”,還配合做好“三線搭挂”整治工作,共同扮靚紅陽苗寨的鄉村新面貌。

以前,頭頂電線雜亂似蛛網,裸露電線更是隨處可見,影響了村寨的整體效果。“現在,供電線路全部改造好了,看著美觀,用著也安心。”說起紅陽苗寨的線路整治,紅陽村黨支部書記吳敏感慨頗多,“如今,紅陽苗寨抓住台江縣‘村BA’火爆出圈的機遇,乘勢而上推出了精品旅游路線,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旅游打卡。”

“人間好煙火,度假在紅陽。”今年“五一”期間,接待游客1.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6萬元。

“充足電”讓冷庫“凍”力十足

洗果、撿果、打漿、殺菌、灌裝……位於麻江縣藍夢谷景區的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操控儀器,一條條精深加工自動生產線有序運轉。

“藍莓冰鮮汁是我們的爆品,每天出廠一萬來瓶,要消耗3噸藍莓。”該公司品控部經理李學介紹,他們每年要向農戶收購900多噸藍莓,有28款主打產品,包括有機藍莓原漿、冰鮮汁、藍莓果干、藍莓醬、藍莓酒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5、2022年8月8日,南方電網貴州凱裡麻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幫助當地村民在採收藍莓果實。

2022年8月8日,南方電網貴州凱裡麻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幫助當地村民在採收藍莓果實。

如今,麻江藍莓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麻江“一縣一業”主導產業。藍莓種植面積8.71萬畝,帶動全縣約3.6萬人參與發展,實現人均年增收1.2萬元。按照規劃,到2025年,全縣藍莓種植面積將達10萬畝,實現綜合產值10億元。

據了解,藍莓鮮果採摘后兩小時內必須放入冷庫,在運輸過程中也必須全程採用低溫冷鏈保鮮,每年隻有30%左右的藍莓以鮮果的方式直接銷售,供不應求,其余的藍莓用於精深加工。

在“保鮮”上,麻江也下了不少功夫。目前,麻江縣共建設有藍莓冷庫26個,總庫容量達14600噸,配備有3條速凍生產線,基本可滿足全縣藍莓保鮮及冷庫需要。

6、2023年7月12日,南方電網貴州凱裡麻江供電局工作人員來到麻江縣白竹林藍莓園開展用電走訪,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王春璇攝)

2023年7月12日,南方電網貴州凱裡麻江供電局工作人員來到麻江縣白竹林藍莓園開展用電走訪,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王春璇攝

為保障冷藏庫安全可靠用電,凱裡麻江供電局專門組建了“一對一”客戶經理,定期主動上門了解冷藏庫用電需求,做好冷藏庫負荷預測,並開辟辦電綠色通道,簡化辦電流程,持續加大對涉及冷藏庫用電的高低壓供電線路及配電台區的巡檢力度,定期協助用戶做好冷藏庫開關、線路隱患排查,滿足了特色產業用電需求。

5月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藍夢谷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南方電網貴州凱裡麻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對工廠用電設備進行用電安全檢查。(謝釋與 攝)

5月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藍夢谷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南方電網貴州凱裡麻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對工廠用電設備進行用電安全檢查。謝釋與攝

“我們建設有1個預凍庫和4個冷凍庫,一旦供電中斷,便會影響藍莓新鮮度和口感甚至腐壞。”李學說,供電部門還為此專門架設了一條10千伏專線,讓他們的冷庫供電穩定充足。

春觀花、夏採果、秋賞葉、冬品酒。

如今,圍繞著藍莓四個季節的景觀資源,麻江縣依托特色產業發揮資源優勢,每年舉辦藍莓文化節、自行車賽、半程馬拉鬆賽等,推動農旅、康旅、體旅結合,實現了農業產業的“接二連三”。(吳有康、王春璇、謝釋與)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