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赫章縣:推行醫共體建設 群眾就診有“醫”靠

2024年05月11日14:5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走進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映入眼帘的是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群眾就診挂號、繳費取藥有條不紊進行著,這裡先進的醫療設施,優質的醫療服務,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家邊遠山區的鄉鎮衛生院……從2022年起,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該院與赫章縣人民醫院結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縣人民醫院先后選派了中醫科、婦產科、護理科等20余名醫務工作者,指導河鎮鄉衛生院在醫療次中心建設、中醫館打造、科室建設、人員配置等方面持續發力,高質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村民帶孩子診斷病情。 李學友攝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村民帶孩子診斷病情。李學友攝

兩年多來,河鎮鄉衛生院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中醫館成功創建並打造為省級示范中醫館,門(急)診、住院部等良性發展。目前,衛生院總建筑面積為8852平方米,開設有臨床科室、內兒科、外科、婦產科、急診科、中醫科、消毒供應室、集中供氧系統、手術室、麻醉科、C臂、CT室、DR室、B超室、藥劑科等3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衛生健康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醫療質量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能力提升’為目標,抓實抓細醫療業務發展及公共衛生等有關工作。”河鎮鄉衛生院院長張榮生向筆者介紹, 2023年,河鎮鄉衛生院門診人次達44748人次,同比增長24.26%﹔住院病人4227人次,同比增長57.73%﹔年收入達1206萬元,同比增長57.86%。

據了解,河鎮鄉衛生院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緊緊抓住對口幫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等發展機遇,變“輸血”功能為“造血”功能,全方位提升衛生院服務能力。

“我們衛生院自開展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以來,外科能熟練開展骨科及普外科常規手術,以及部分三、四級手術,微創手術比例逐年提高,2023年完成手術250多台(次),同比增長154.3%,部分外科手術均已實現微創化,‘創傷骨折’成為衛生院‘名片’。”河鎮鄉衛生院外科主任王磊說,“下一步,衛生院將把手足顯微外科建設成為重點專科,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為住院病人檢查術后情況。 李學友攝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為住院病人檢查術后情況。李學友攝

河鎮鄉恆底村村民羅帝民患“雙側小腿進行性潰爛”,八年時間導致行走困難,生活不能自理。他曾輾轉到縣外多家醫院治療均沒有效果,后因醫療費用太高,無力承受而返回家后,打算把腿截肢。2023年10月30日,羅帝民到河鎮鄉衛生院就診治療。

河鎮鄉衛生院在赫章縣中醫醫院幫扶專家指導下,為羅帝民首次實施完成雙下肢慢性潰瘍大面積缺損游離植皮修復手術,開創了該院植皮修復手術先河。

“我的雙腳患病潰爛七、八年時間了,是皮膚感染引起的嚴重發炎、流膿,路都走不了。”羅帝民對筆者說,“經過在河鎮鄉衛生院治療了一個多月后,現在基本上好了。”

河鎮鄉衛生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建設,不僅讓優質醫療資源與服務有效拓展,而且還讓河鎮鄉及毗鄰鄉鎮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服務,有效解決了農村群眾就醫難題,提升了他們的就醫獲得感。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為患者進行傷口包扎。 李學友攝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為患者進行傷口包扎。李學友攝

“我家住雲南省鎮雄縣花山鄉,我們那裡的村民基本上都到河鎮鄉衛生院來看病。我患的這種病已經有12年了,在當地醫院一直沒有治好,聽親戚朋友說,這裡的醫生醫療水平高,服務態度好,我就到這裡來治療,現在作了手術后身體恢復得很好。”在河鎮鄉衛生院住院部一間病房裡,來自雲南省鎮雄縣花山鄉村民羅太美高興地對筆者說。

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河鎮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將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納入全鄉重點工作任務,大力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逐步形成群眾得實惠、衛生健康事業得發展的良好態勢。

河鎮鄉政府相關負責人向筆者介紹,赫章首批縣域醫療次中心在該鄉成立以來,鄉衛生院引進了專家、配優了設備、建強了科室,醫療設施設備煥然一新,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優質醫療資源與服務下沉,讓河鎮鄉及周邊鄉鎮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服務。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為患者查看CT片。 李學友攝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在為患者查看CT片。李學友攝

據悉,河鎮鄉衛生院除了加強醫療設施設備配置外,還積極從學科人才引進方面發力。近年來引進的婦產科專家陽麗君退休前是湖南省南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退休后,她從網上得知河鎮鄉衛生院急需引進婦產科專家的信息,並經貴州的朋友推薦,在進一步了解河鎮鄉衛生院相關情況后,欣然應聘到該院工作。

“河鎮鄉衛生院雖然地方偏遠,但是衛生院的規模遠遠超出了我對基層衛生院的想象。這裡基礎設施齊全、環境優美,衛生院非常重視學科建設和發展,讓我能安心在這裡工作。”陽麗君說,自己通過一段時間工作,為河鎮鄉老百姓解決了過去婦科病看病難的問題。如今,像子宮切除、卵巢囊腫、宮外孕等衛生院以往不能作的比較大的手術現在都可以順利完成,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便利。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對住院病人進行護理。 李學友攝

從2022年起,赫章縣河鎮鄉衛生院被貴州省衛健委指定為赫章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單位以來,現已建成全縣首家縣域醫療次中心,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這是醫務人員對住院病人進行護理。李學友攝

河鎮鄉衛生院為充分發揮醫共體醫院對基層技術、資源與管理的支撐作用,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把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提高患者就醫滿意度作為工作主基調,緊緊圍繞基本醫療、疾病預防、慢性病管理等民生實事項目,積極為轄區群眾提供安全、方便、有效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努力促進群眾首診願意選擇在基層,全力以赴保障群眾身體健康。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以‘打造就醫環境好、醫防功能強、服務質量優、運行機制活、群眾滿意度高’的二級綜合醫院為目標,全面提升醫療次中心服務能力,努力提升群眾的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張榮生說。 (李學友、鄧維宣、盛燦)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