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山崗 黔北花正香

三月的春風吹過神州大地,黔北大地上金黃色的油菜花迎著春風競相綻放,潔白的玉蘭花朵朵舒展,桃花梨花李花也齊爭春光,百花爭艷,春光無限,迎來了五湖四海的賞花人。當地村民也忙碌起來,整理院落、採摘野菜、舉辦賽事……“賞花經濟”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走進遵義市鳳岡縣新建鎮長磧古寨,一灣碧水九曲回腸般繞過千畝花海、茶林、果園,一幢幢黔北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茶海之間,一幅美麗的春日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
長磧花開游客來。田錦泓攝
來自貴陽市雲岩區的“賞花客”朱輝,每年春天都要在這裡住上三五天。他說,遍地金黃的油菜花,不僅是美景,更是鄉愁,這裡能讓久居在城市的孩子接近農村、認識農村、感受中國鄉村之美。
長磧古寨始建於元末明初,因盛產磧石而得名,有“金盤玉帶”美景之稱。雖景色迷人、氣候宜人、文化底蘊深厚。但過去這裡基礎設施落后,臟亂差現象嚴重,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很少有客人來訪。
2015年新建社區借全縣發展鄉村旅游的東風,依托當地集中連片的良田資源,通過“稻油”輪作模式發展旅游業,整合項目資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種植連片的油菜花,發展“賞花經濟”。
油菜花做到了“招蜂引蝶”,如何把客人留下來?圍繞“花”“水”“石”“農耕”“歷史”五篇文章,保護性開發了“玉龍山農業觀光”“花海瑜伽”“土司文化鄉愁館”等旅游景觀,充分挖掘長磧古寨及朱氏家族文化,並引導群眾自導自演了勞動號子、打鬧歌、迎親隊伍、農耕等民俗民間文化節目。
同時開展了“近山親水·玩轉長磧”“長磧飛歌·唱響花海”等為主題的舌尖長磧、花海騎游、親子露營、花海瑜伽、花海相親等系列旅游文化節活動,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及宣傳,長磧景區逐漸聲名遠播,以花為媒,不斷地吸引了眾多游客留下來。
如今,“春聞浪漫花香,夏享涼爽舒風,秋觀金波稻浪,冬賞玉龍雪景”的長磧古寨旅游模式被越來越多游客熟知,小住長磧成為一種旅游新風尚。
2019年,長磧古寨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並挂牌保護,2020年成功申報為國家AAA級景區。民宿、農家樂、農家超市、小吃攤點應運而生,土蜂蜜、灰豆腐果、土榨油、碾子米、綠豆粉、酸魚等特色旅游商品,讓當地群眾切實在綠水青山中收獲了金山銀山。
村民鄧敏以前在廣東打工,看到村裡一天天發生的變化,她回村開起了民宿和農家樂,一年的毛收入接近30萬元。鄧敏說:“坐在家裡就吃上了‘旅游飯’,以前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過。”
紅綠”相融春景美。陳勝亞攝
康旅是鳳岡縣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鳳岡縣以黨建為引領,融合農業、林業等財政支農資源,對景區、茶區、林區、集中農田區及鄉村振興示范點進行環境優化、美化,實現“茶、林、農、旅”一體化發展。“花經濟”助推鄉村旅游,不僅提升了鄉村顏值,還讓自然美景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好“錢景”。
每年入春以后,鳳岡縣永安鎮茶海之心景區,在碧波蕩漾的萬畝茶海裡,桃花、李花、櫻花等相繼綻放,與茶農、民居、公路及吐綠的林木山川等相映成景,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黔北鄉村畫卷,賞花和春茶採摘成為吸引游客的主題。
位於茶海之心景區的遵義林仙康茶旅有限公司更是得到“花經濟”帶來的實惠。該公司負責人陳江直言,生意好的原因還是在於這幾個月的茶園美,人們既來採茶、又來賞花。嘗到甜頭的他,2023年通過招商合作,引進雲南一家的鮮花企業,投資1000余萬元,種下玫瑰系列等10多個品種的鮮花,花期可以延長到國慶過后,立足“山地、康養、度假”特色定位,走“三園一棧”發展之路,做實“花+旅游”文章,推動茶康旅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鳳岡縣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宣傳鳳岡優美自然風光和田園景色,全方位多平台對“茶園”“花園”“田園”進行宣傳推廣,緊盯“近郊游、周末游、假日游”激發市場活力。2023年接待游客308萬人次、增長10.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億元、增長9.6%,限上住宿業營業額達2886萬元、增長10%。
陽春三月,正是百花齊放的好時節。在桐梓縣官倉鎮楠木村一畦畦油菜花地裡,黃花燦燦蝶飛,勃勃生機扑面而來。眾多游客徜徉在花海間,拍照打卡,享受著春日美景和田園的詩情畫意。
桐梓縣官倉鎮油菜花開了。陳桂良攝
趁著春意盎然,桐梓縣舉辦了“我運動、我健康、我開心”歡樂跑、高台舞獅、花間舞龍民俗表演、風箏展示暨燈謎競猜、賞花美食節暨農特產品展等一系列活動讓游客收獲滿滿。
“真的是令人很驚訝,好大一片油菜花。”來自東北的游客李婉婷說,這是她第一次來桐梓,這裡山美水美,是個非常不錯的拍照打卡地。
“跑步經過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地,一邊跑還可以聞到這個花香的味道,非常不錯。”桐梓縣官倉鎮楠木村村民屠林智是一名跑步愛好者,他通過網絡平台向全國的跑友推薦官倉的美景,邀請大家前來領略花海美景。
近年來,桐梓縣以花為媒,不斷把“賞花經濟”和鄉村旅游無縫對接,持續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桐梓縣官倉鎮油菜花開了。王印攝
“目前是油菜花正美的時候,再過段時間,李花、桃花也會競相開放,還會吸引很多游客前來,帶動了茶葉、蜂蜜等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官倉鎮人大專職副主席林琦說。
在仁懷市高大坪鎮金山銀水景區,不少游客在千余畝油菜花地裡慢游,不時拍照,微風拂面,個個臉上綻放著如花般的笑容。
近年來,仁懷市高大坪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建設“油菜+水稻”示范基地,發展油菜種植千余畝,打造“大地景區+藏糧地”。據介紹,今年這裡種植油菜2000余畝,帶動1000余戶農民增收。
天氣漸暖,赤水鳳凰花塢景區、赤水三十裡河濱大道、匯川區鳴庄濕地公園、播州區尚嵇鎮茶山村的櫻花、油菜花、玉蘭花也迎來了一批又一批賞花人,“美麗經濟”引爆鄉村旅游,為村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路子。(遵義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