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圈資源整合 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一圈兩場三改”是民生工程,是城市建設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從啟動“一圈兩場三改”工作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區文廣局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抓手,以群眾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聚焦城市品質提升,圍繞“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鐘生活圈,進一步豐富〝一圈兩場三改〝建設內涵,推進〝一圈兩場三改〝文化生活圈的提質升級,通過強化資源整合、創新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與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機制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地推進我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站(中心)建設工作,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加強資源整合,提升基層文化服務功能
積極挖掘小區內及小區周邊可使用場地,梳理出閑置用房、合並用房、邊角地等復合型場地,進行資源整合﹔聯合物業公司、開發商協調更多場地用於建設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站(中心)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基層數字能力建設,建立街道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建立健全群眾需求反饋機制,實現供需有效對接,將基礎綜合文化服務站(中心)建成文化流動服務點,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與基層群眾實際需求的無縫對接。
加強文化品牌打造,豐富活動開展
加強對各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培訓和指導,積極培育社區特色文化,堅持試點先行,及時總結好的建設經驗,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推動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建設發展模式,並將其推廣至轄區各社區。開展書報刊借閱、時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藝演出活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公共文化資源配送和流動服務等。舉辦各類展覽、講座,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經濟信息,為群眾求知致富,促進當地經濟建設服務。根據群眾的需求結合實際設施、場地條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綜合文化站每年開展活動不少於30次,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每年開展活動不少於15次。指導群眾成立民間文化組織隊伍,輔導和培訓基層群眾文藝骨干,綜合文化站和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專兼職人員每年參加集中培訓時間不少於5天。
加強專業人員培訓,優化文化隊伍培養
結合重要節假日和重大節慶活動等,通過組織開展讀書征文、文藝演出、經典誦讀、書畫攝影比賽等文化活動,引導文化隊伍創作文化、文藝精品,提升隊伍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對綜合文化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專兼職管理人員、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升業務能力。每年定期舉辦集中培訓班,開展音樂、舞蹈、戲劇等門類課程,普及或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提升活動開展能力﹔不定期舉辦公共文化服務相關培訓講座,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機制
健全基層文化服務站(中心)管理機制,各功能室具備服務規范、設施維護、活動開展、安全管理等規章制度,形成服務管理長效機制,推進我街道基層公共資源的有效整合與統籌利用,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定期對文化站設施建設、經費投入、工作開展情況等進行檢查、考評。文化站建設情況應納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考核指標體系。制定“15分鐘生活圈”工作考核辦法,納入科學發展考核體系,加強督查和考核。(觀山湖區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