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思南視窗

思南:肉牛發展“1+1+N” 犇牛致富惠民生

2024年01月22日17:00 |
小字號

近年來,思南縣香壩鎮圍繞縣委、縣政府“一主兩輔”產業布局,按照“因地制宜、滾動發展、逐步壯大、注重效益”的工作思路,充分整合閑散資源,創新肉牛產業“1+1+N”模式,即1個規模養殖場+1個牧草加工廠+帶動發展N戶農戶飼養N頭牛,破解產業規模小難題。

工作人員正在加工草料.jpg

工作人員正在加工草料。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

走進香壩鎮金星村養殖場,“哞哞哞”的牛叫聲遠遠傳來,香壩鎮春暉人士梁軍一邊投喂飼料一邊觀察牛犢的生長情況。梁軍說:“回到家鄉發展養殖業是以‘授人以漁’的方式幫助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增收致富,也是為了回饋這片養育我的土地,讓它的價值發揮的更充分一些。養牛沒有捷徑,全靠勤快些,我場裡的牛大大小小有120多頭,目前主要以肉牛為主,預計未來每年可向社會提供肉牛60余頭,發展牛產業我很有信心。”

據悉,肉牛養殖是香壩鎮主導產業之一,也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有力渠道。近年來,香壩鎮精心布局“黃牛產業經濟帶”,充分發揮“思南黃牛”的品牌效應,建成牧羊山肉牛養殖場,養殖規模200余頭。同時,積極發動養殖戶通過分散代理養殖的方式,合理規劃自家養殖區,以10頭左右為基數開展肉牛養殖,有序拓展肉牛產業規模。目前,該鎮有10頭以上養殖戶78戶,養殖肉牛3400余頭。

基地中的肉牛.jpg

基地中的肉牛。

做強牛產業,保障是關鍵

“我們從農戶手裡收購牧草原料,通過機械加工以后,一部分賣給當地的養殖場和閑散養殖戶,一部分銷往貴陽、遵義等地。目前,我們的牧草加工廠滿負荷生產情況下,每天可加工100噸,可滿足500頭肉牛每天的喂食需求。機械化牧草加工生產節本增效,也為肉牛養殖有序規模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牧草加工廠負責人劉浩介紹。

為延長產業鏈條,香壩鎮發動群眾充分利用荒廢坡地種植牧草,在老君山村建成牧草種植示范基地,採取大戶種植或者村集體種植的方式種植牧草,帶動覆蓋周邊村(社區),增加群眾的收入,提高農戶對農業發展的積極性。

“以前我在外務工,家裡的土地都荒廢了,每年過年回家看著從小哺育自己的土地長滿了荊棘和雜草,心裡很不是滋味。多虧鎮裡今年號召群眾發展牧草種植,不僅幫忙協調惠農產業貸款,解決了資金上的難題,還邀請農業專家實地指導種植技術,突破了牧草種植的技術壁壘,回鄉發展種植業再也沒有后顧之憂了,我與愛人商量著明年再承包一片土地,也養上幾頭牛,也像鎮裡的其他養殖戶一樣辦一個家庭農場。”老君山村村民樂呵呵地說道。

基地中分開喂養的肉牛.jpg

基地中分開喂養的肉牛。

補強產業鏈,品牌出效應

發展牛產業,就要把育種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了推廣肉牛快速育肥、母牛繁育、牧草種植等技術,下一步,香壩鎮將每年定期聘請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及牧草種植管護專家定期組織養牛技術和牧草管護技術培訓班,通過技術推廣,提高了養殖戶經濟效益。同時,將建立了集防疫、診療、改良、培訓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畜牧120”服務體系,為全鎮畜牧業實現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打造肉牛深加工基地,組織人員外出學習考察牛肉深加工技術,補齊精深加工短板,延長產業鏈條,投資建設冷鏈加工中心、牛肉專營旗艦店,打通屠宰、運輸、銷售等各環節流通渠道。通過“通堵點、疏痛點、消忙點、連斷點”補齊短板、鑄牢底板,爭時間搶進度,破瓶頸解難題,拉長產業鏈,做強創新鏈,提升價值鏈,舉全鎮之力走出了一條以現代農業引領農民增收的富民強鎮之路。(圖/文 秦杰)

香壩肉牛養殖基地全景.jpg

香壩肉牛養殖基地。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