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馬躍峰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破解物業管理難題

干部沉下去 辦法找出來(辦實事 解民憂·一線探落實)

本報記者 馬躍峰 黃 嫻
2023年12月29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成立勞務公司,讓社區居民通過提供公共服務就業增收﹔召開居民小組會議確定物業費標准和服務人員待遇﹔盤活社區資源資產補充物業服務管理資金……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貴州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多措並舉促進搬遷群眾在家門口穩定增收,提升物業服務管理質量和可持續性。

“羅工,我家電燈不亮了,麻煩你給看看。”有人來電求助,羅順培趕快出了門。老羅既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裡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奮進社區的居民,又是社區裡唯一的電工。

從外出就業的農民工到在家門口上班的技能型人才,羅順培身份的轉變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的物業管理需求。

“十三五”時期,貴州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92萬人,累計建成安置點949個。如何確保搬遷群眾住進新居后,日子越過越好?

近日,記者在貴州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走訪時了解到,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圍繞安置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各地結合自身情況,在完善組織架構、提升服務質效、確保可持續發展方面精心組織推進,多措並舉改善搬遷小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

完善組織體系

夯實服務隊伍

奮進社區居委會辦公室裡,居委會副主任秦世平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身兼數職的他,最近又多了個新身份——龍裡縣聚興勞務有限公司法人。社區成立勞務公司,派的是什麼工?秦世平告訴記者:“都是自己人,辦的自家事。”

奮進社區是龍裡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居住著1147戶4627名搬遷人員。環境衛生清掃、公共設施設備維修維護等一度成為社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2020年,龍裡縣率先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物業管理工作,鼓勵和支持社區自行成立物業服務機構,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奮進社區當即著手社區物業管理實體化公司建設籌備事宜。

“好政策可謂是‘及時雨’。但物業公司誰來建、怎麼建?大家心裡都沒數。”秦世平說,社區工作“千針萬線”,如果隻靠社區干部服務,必然面臨人手不足的難題。

干部沉下去,辦法找出來。多次調查研究后,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功能,引導完善安置社區物業服務管理組織體系,逐漸成為大家的共識。奮進社區選派優秀干部組建了龍裡縣聚興勞務有限公司:9名管理人員由社區干部兼任,2名保安、1名保潔均來自搬遷群眾,43名公益性崗位人員被納入統一管理。

建強了基層黨組織,還要解決好急難愁盼問題。如何收取物業服務費用,成了從“山窩窩”搬進新樓房的社區居民最關心的現實問題。

“既要考慮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又要充分考慮搬遷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秦世平介紹,奮進社區通過召開群眾會和收費標准聽証會,明確採取“先收后補”方式收取物業費,即按照每月0.5元/平方米收取后,再通過門面等資產性收益進行0.45元/平方米的補助。

群眾參與共建

提升服務質效

“自己打掃本樓棟衛生,用心更放心。”每天早上,家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飛鳳社區的聶治菊都會准時上崗。搬遷后,她不僅適應了“新市民”的身份,更有了一份樓棟保潔員的工作。

“大事小情商量辦,個個都是參與者。”飛鳳社區11棟1單元組長劉雲英說,這是居民小組自管帶來的變化,也是該社區推進物業服務管理的關鍵一環。

以樓棟、單元為單位組建居民小組,每個小組推選組長、財務人員、保潔人員。飛鳳社區建立起公共事務自我管理機制,劉雲英便是樓棟居民推選出的組長之一。

“具體來說,居民小組自管本組物業管理事宜,業主委員會負責公共區域日常保潔和設施設備維護,黨支部統領並監督二者履職。”飛鳳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李鴻標說,在主題教育中,社區通過探索推行“社區黨支部主管+業主委員會協管+居民小組自管”物業管理模式,做好為民服務工作。

干部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同圍一張桌子,著力解決“關鍵小事”。步梯房每月每戶20元,電梯房每月每戶50元……居民小組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終確定以上一年度物業管理支出情況為依據,測算當年每戶的大概繳費額度,“多則留存使用,少則均攤補足”。

社區居民定小事,院壩協商議雜事。在飛鳳社區,保潔員待遇由組內居民競價而定,每月最高500元﹔公共設施設備使用和日常管護支出,由組內住戶討論決定﹔所有費用支出公示明細,均接受群眾監督……今年以來,飛鳳社區召開居民小組會20余場次,解決小事23件﹔召開3場院壩協商會,解決雜事3件。

“從最初上門動員,到現在主動繳納物業費,大家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越來越高嘍!”劉雲英觀察到,自從大家開始參與社區治理,歸屬感和認同感一天天在增強,鄰裡間也從陌生變得熟悉了。

“我們身在基層、心在基層,就要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實做細。”李鴻標說,飛鳳社區將扎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努力將更多“問題清單”轉化為“滿意答卷”,以服務群眾的實際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資源整合共享

延展服務資金

隆冬時節,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的就業幫扶車間裡,隨處可見居民們忙碌的身影。

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目前,在這個貴州省單體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有勞動力家庭已全部實現一戶一人以上穩定就業。柏楊林街道幸福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陳曉玉自豪地告訴記者:“光是由我們社區黨支部領辦實體經濟成立的物業公司,就解決了130余名搬遷人員的就業問題。”

社區辦的物業公司如此紅火,秘訣在哪裡?柏楊林街道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圍繞拓展物業服務管理資金補充來源問題,積極探索通過商鋪招租、招商引資吸納社會資金、社區領辦等方式,統一規劃使用、盤活資源資產。眼下,由街道成立的恩澤夢圓有限公司年收益可達637.85萬元。

當前,貴州聚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通過採取盤活安置社區各類資產、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后續扶持產業等措施,不斷拓展物業服務管理資金補充渠道,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持續穩定增收致富,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物業服務管理更可持續、更高質量。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9日 第 11 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