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人物候選人”洪明:踐行“金融為民” 縣城“滿域生花”
“村裡來了個‘金融委員’,‘錢’上的問題就找他!”在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安平街道辦事處同心社區,群眾相互傳遞著這一訊息。上門宣傳金融知識、幫助村民解決融資難題、為村鎮產業項目提供決策建議……在享受鎮裡鄉間定制化金融服務的同時,大家逐漸熟知“金融委員”機制背后的那個人——洪明。
洪明進行實地考察。受訪者供圖
洪明是中國農業銀行安順平壩支行行長。2008年畢業進入農行工作后,他5年便入選農總行“青年英才”開發工程,10年成長為支行行長。向上生長,同時要向下扎根,作為土生土長的安順“農村娃”,洪明始終心系農村、立志服務農村。在三個縣域支行工作期間,他走遍了所有鄉鎮,“做農村工作就要走下去、走進去”成為他常常挂在嘴邊的話。
因農而生,因農而成。近年來,洪明聚焦“三農”縣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領域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走出了一條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獨特道路。他也因此先后榮獲全國農行金融服務“三農”最美青年、貴州省委“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然而,他還是最喜歡大家稱呼他為“身邊的金融顧問”。
助農“融三產” 構筑縣域富農生態
1000畝種養循環基地裡,挖出的黃姜一行行堆成了堆﹔5000平方米的加工基地裡,蒜制品加工生產線一片繁忙﹔135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裡,車輛進進出出、吞吐有序……走進貴州天成第六產業有限公司,農業一二三產正在這裡加速融合。
貴州天成第六產業有限公司冷庫裡存放的黃姜。人民網 李麗萍攝
上任平壩支行行長不久,洪明便主動拜訪了這家公司,因為這是他心目中金融服務以點帶面、一企N戶的鄉村振興示范點——依托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基地,該公司輻射帶動平壩地區5個鄉鎮40多家村級合作社、種養大戶發展農業種植,完成產值1億元以上,此外還直接帶動務工每年超9千人次,工人人均工資1.6萬元以上。
“不到1個月,首筆120萬元貸款進賬了。”回憶起平壩支行提供的后備支持,貴州天成第六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振玉仍很激動。今年,公司計劃擴大經營規模,增擴倉儲區域、增加食品加工機械,並升級物流配送服務。“方方面面都需要資金。”譚振玉掰著手指頭計算每一筆開銷。
了解客戶需求后,洪明立即帶領客戶經理團隊進入公司,開展貸款調查、評估、審查,不到半月,便將貸款申請資料錄入信貸管理系統,為公司申請到1500萬元授信額度。一個月后,首筆120萬元貸款隨之順利落地實施。
洪明實地了解企業發展現狀。受訪者供圖
在農行的貸款支持下,公司與農戶聯合擴大種植面積5000畝,種植辣椒、西紅柿、大蔥、山藥等農產品,同時擴大冷庫面積1萬平方米、增加輔助設備,提升了倉儲能力。“這下又有1000多個農戶加入了我們的融合發展圈,每畝地能帶領大家增收1萬多元。”譚振玉笑言。
助力“三農”發展的新思路打開了!洪明表示,通過完善縣域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金融服務,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協同發展、多重增值,才能真正構筑縣域富民產業,讓鄉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面對市場不斷涌現的新業態新主體新要素,我們將加快改革創新、加大資源投入,讓金融‘活水’持續潤澤縣域大地。”他說。
托舉“小而精” 打造區域創新格局
一條高低起伏的單軌運輸軌道,搭載一台大紅色汽油發動機,牽引一個長方形鏤空金屬筐,一部單軌運輸機便構成了,這是貴州雙木農機有限公司最近研發的新產品。“這台設備可實現無人操作,一次能運輸400斤不等的貨物,一天可連續運輸1.4萬斤以上,使用10年不是問題!”公司董事長林堅強站在一旁,自豪地介紹自己的“寶貝”。
貴州雙木農機有限公司研發的單軌運輸機。人民網 李麗萍攝
貴州雙木農機有限公司位於平壩區高新技術產業區夏雲工業園內,佔地9萬平方米,是貴州省“專精特新”企業、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擁有幾十種實用新型專利証書。“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我們這樣的科創企業來說,資金就是‘米’,沒有充足資金支持好技術轉化為好成果,一切都是空談。”林堅強說。
如何讓企業“有米好做飯”?洪明早有自己的考量。今年以來,洪明帶領支行深入分析“專精特新”企業戰略布局、生產經營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研發推廣應用金融產品,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暢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渠道,增強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內功。
加大走訪力度、加強精准對接,通過派出客戶經理小組深入貴州雙木農機有限公司調查后,洪明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與痛點難點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向公司貸款授信1000萬元,並發放了600萬元流資貸款。
洪明參觀茶葉加工機械企業。受訪者供圖
“那筆錢是及時雨,更是強心針!”林堅強如此形容那筆貸款發揮的效用。拿到貸款后,他不僅提升了殺青機系列、發酵機系列、揉捻機系列等生產線的生產能力,還開啟了新產品的研發之路。“節約能耗、鮮茶損耗量小、制出的茶葉更香。”正指著最新研發的智能化茶葉加工設備作講解時,又來了兩撥顧客准備一探這台“聰明大家伙”的究竟,林堅強喜笑顏開。
“企業順利時,我們銀行‘推一推’,它或許能發展得更好,企業艱難時,我們‘救一救’,它也許就能渡過難關!”洪明說,當越來越多“小而精”的企業在這裡成長起來,帶來的將是整個區域更高質量的發展、更有潛力的未來。
合促“地生金” 開啟多域共贏未來
3萬畝土地,過去荒草叢生,如今綠苗如茵,每每談起平壩區兩個鄉鎮閑置土地變活力良田的經歷,洪明的聲音總會振奮幾分。今年,平壩支行聯合楊文全農機農業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平壩區2個鄉鎮達成合作協議,盤活村裡的閑置土地發展種植業,成效初顯。“還有7個鄉鎮‘待開發’,讓沉睡資源再‘生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洪明笑著說。
楊文全申請作為貴州省水稻無人農場試點的田地。人民網 李麗萍攝
故事還要從楊文全的第一筆貸款說起。3年前,楊文全發現身邊村民逐漸有了機械化服務需求,心生開展農機相關業務的想法,卻礙於資金不足,遲遲無法付諸實踐。“我最后找到農行,原本也不抱希望,沒想到洪行長親自考察了一番后,真給我放了款。”楊文全感慨。
在平壩支行30多萬元的貸款支持下,楊文全如願購入第一批農機,合作社也順利成立。“犁地80塊/畝,育苗插秧150塊/畝,收割100塊/畝,我們可以全部代勞。”楊文全笑言,村民們外出打工了,我們合作社就來給他們打工。
“通過培育、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可以推動普及農機社會化服務,促進土地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既可為合作社增效,也能為農民增收。”洪明說。為此,平壩支行為購買農機的農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惠農e貸”、農機購置貸款等金融服務,助力農機下鄉,拓寬了農業增收致富新渠道。
洪明為企業負責人發放貸款。受訪者供圖
在平壩支行持續不斷的“血液輸送”下,楊文全農機農業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服務“生意”越做越紅火,2023年,經濟收入350余萬元,利潤達120萬元。在此過程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現有20名社員、30多台(套)農機具,甚至擁有了250平方米的機庫棚、維修車間和專門的辦公室。“這段時間我在申請貴州省水稻無人農場試點,等申請下來了,還得找你貸款呢!”楊文全說罷,與洪明相視而笑。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清楚農民的迫切需求是什麼。”洪明表示,未來還將繼續“想方設法”滿足鄉民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三農”領域,讓鄉鎮更美、縣域更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