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湖區翁貢村:開墾閑置地 奏出“椒”響曲
2023年06月02日14:41 |

早上7點多,在觀山湖區金華鎮翁貢村,村民劉金萍已經走在前往三友坡辣椒集中種植點的路上,同行的還有一起干活的同村工友。
8點,大家帶著小鋤頭、辣椒苗來到新開荒出來的田土間。
村民在三友坡辣椒集中種植點。
“今天是村裡辣椒種植的第一天,大家都干勁十足!”劉金萍笑道。接著,她便用小鋤頭將黑色地膜挖開一掌大小的口子,帶起濕熱的泥土。打窩、放苗,間隔四十公分再次打窩、放苗……一鋤一個種植坑,一坑一株辣椒苗,手裡的活計自有節奏。一時間,挖土聲與工友的談笑聲交融在一起,回蕩在田地間。
種植辣椒。
“我們都是一個村的,平時也種庄稼、種蔬菜﹔現在村裡把大家閑置的荒地流轉開辟出來種植辣椒,荒地重新產生效益,一天還有120元的工資,收入也變多了。”劉金萍說。
一個上午,20多人往來於壟溝間,五六畝的開荒土已經青綠點點,勾勒出小滿之后的“忙種”畫面。“我們一共要種300畝,今天預計可以種20畝。”張義是翁貢村黨支部委員,村裡的種植產業,他是最清楚的。
村民在三友坡辣椒集中種植點。
“種的是比較高產的‘線椒’,可以採摘五輪,不打農藥,施有機農家肥,估算畝產可達四五千斤。”張義自信地說道。“有了之前‘訂單式’種植高山有機花菜、食用菊遠銷北京的經驗,我們的辣椒目前已經有湖南湖北的客戶在洽談合作,種下去的東西不愁銷路。”
村民在三友坡辣椒集中種植點。
據了解,翁貢村通過開辟流轉閑置荒地,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開展“訂單式”種植,將“農家貨”銷往北京、安徽等地,村中產業興旺,村民收入增加,小村子在發展的大道上越走越穩,路子越走越寬。
“村民除了有勞動報酬外,還有流轉土地、村合作社分紅等收入渠道,我們所做的就是為了讓村民錢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享受到村子發展的紅利。”張義笑道。(文/圖 王明元、郝涌智)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評論員觀察)
- 規劃引領、統籌兼顧、系統謀劃宜居和宜業兩個方面,在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管理兩端發力,體現了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尊重、主動順應 丹青妙手,規劃為先,城市建設須一張藍圖繪到底﹔山河萬裡,實干為要,城市治理要一茬接著一茬干 河北保定實施古城保護更新項目,堅持微更新、漸進式推進﹔江蘇公布100處“樂享園林”項目名單,為群眾營造更多可休憩、可健身的高品質綠色空間﹔臨近畢業季,貴州貴陽為青年人才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並綜合考慮區位優勢及周邊配套以滿足職住平衡……各地牢牢堅持、生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