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數博會】烏當區建立“智慧醫療服務”新模式 緩解群眾“看病難”
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5月9日,家住烏當區羊昌鎮的村民羅玉英因腕關節疼痛,到羊昌鎮衛生院做影像檢查。烏當區醫共體總院醫學影像中心的醫生很快完成分析診斷,診斷報告實時回傳到鎮衛生院。依據反饋的報告,羅玉英在羊昌鎮衛生院得到了精准治療。
“現在看病真方便,不用再花幾個小時坐車去城區了,在家門口拍個片子,很快就有區醫院的醫生遠程出具診斷結果,節約很多時間,也大大降低外出路費等一系列費用,太省心了。”羅玉英說。
不僅是遠程診療,如今在烏當區,手機預約挂號、線上繳費結算、手機雲膠片、線上病歷復印……這些“互聯網+”就醫方式讓越來越多的患者真切感受到“智慧醫療”帶來的便利。
過去,群眾去醫院就醫,無論是挂號、繳費還是取藥、候診、檢查預約,都需要排很久的隊。如何提升服務效率,讓廣大群眾看病更加便利?烏當區借助數字化手段,通過建設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平台,建立“智慧醫療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水平,緩解群眾“看病難”。
烏當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引導患者使用智慧醫療服務。
2022年3月,烏當區衛生健康局正式啟動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平台項目。依托“數據雲平台建設+醫共體運營管理系統+公立醫療機構信息化互聯互通架構建設”,將區醫共體總院和11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納入統一的信息化系統,全面構建平台融合、數據互通、上下聯動、管理有效、公平公正的工作模式,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報酬分配不合理、醫療機構管理不科學,以及轄區群眾看病難、看病慢等民生問題。
“依托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平台,我們實現了‘醫共享、人共享、數據共享、知識共享’的數字化分級診療,高效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構建區鄉村三級聯動的均質化醫療服務,大幅提高全區醫療衛生信息化水平以及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滿意度。”烏當區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琳說。
通過醫共體數字化分級診療平台,可實現遠程門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遠程心電、遠程檢驗、遠程影像等諸多智慧便民功能。“當基層衛生院全科醫生遇到專科疾病問題時,可以通過系統一鍵呼叫上級醫生進行遠程會診,通過遠程門診交流與病歷共享,上級醫生提供治療方案,指導下級醫生開展治療。”烏當區醫共體總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甘婿寧說。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烏當區依托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平台,建設智慧服務應用平台,通過自助終端、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建立起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三長一短”(挂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取藥時間長、就診時間短)的就醫難題,實現線上線下業務融合,讓轄區居民享受到全方位、人性化、優質高效的就醫服務。
如今,挂號、繳費、查看檢查報告等一系列操作,隻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完成,烏當醫共體總院還推出了手機雲膠片、電子發票、健康助手、用藥指導、健康百科等諸多線上便民服務措施,並開通夜間門診,讓群眾能隨時獲得醫療服務。
“現在看病用手機就可以完成就診的全程操作,這種智能、高效、便捷的服務大大減少了候診時間,不用再排長隊,就醫環境得到非常明顯的改善。”群眾紛紛為更加便利的就醫環境點贊。
為實現區域醫療機構人、財、物統一管理,烏當區衛健局還建設了醫共體運營管理系統,打通醫院運營中的人員、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控制流,實現一體化管理,並達到智能化、數據化驅動的綜合運營管理能力。
數據匯聚一朵雲、基礎設施一張網、互聯互通一平台、資源配置一本賬、優質資源一鍵連、便民惠民一站式、政府監管一張屏……隨著數字化應用不斷深入,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痛點正進一步解決。目前,烏當區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平台已打造便民惠民應用場景20多個,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檔案19萬余份。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惠民、惠政、惠醫’目標,深入推進烏當區衛生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設,依托‘平台+機制+數據分析’的全流程管理架構,進一步實現轄區內健康數據互聯互通,以數據賦能健康應用,服務全民健康,努力打造便民、惠民、利民的就醫環境,為群眾帶來更加優質便捷的健康服務。”陳琳說。
記者 樊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