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堯龍山鎮:7200畝水稻移栽忙

五月正是大春搶種的最佳時節,連日來,在桐梓縣堯龍山鎮岩岩村連綿的梯田裡,村民們正搶抓農時,拔苗捆秧、犁田耙地、清溝引水、蓄水浸田、栽插秧苗,一派熱火朝天的水稻移栽景致。
“今年水源供應有保障了,我們種水稻也有底氣了,目前我種了50畝水稻,現在已經種下去了大部分,預計在這個月25日之前就可以全部移栽完成。”桐梓縣堯龍山鎮沿岩村水稻種植戶王小兵對此滿懷信心。
栽插秧苗。
王小兵談到的水源便是今年3月新鋪設的管道,過去沿岩村的水源供應一直靠一條小水渠來供水灌溉,由於水渠年久失修,農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今年該村爭取到300多米大口徑管道,讓“望天田”“喝”上了水。
水源得到保障,村民的種糧積極性也大幅度提高,今年沿岩村共種植水稻2500多畝,產量預計達200多萬斤,但農產品怎麼銷售始終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該村聚焦群眾最關心的銷售問題,成立專業農民合作社幫助群眾銷售。
栽插秧苗。
“我們採取‘公司+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除了在技術和物資方面提供保障外,我們還統一為農戶提供銷售,合作社以稻谷2.8元一斤保底價+市場價的方式統一收購再銷售出去,目前在和廣東的一家公司簽訂合同,主要銷往重慶和廣東。”桐梓縣堯龍山鎮沿岩村黨支部副書記程大勇說。
栽插秧苗。
“一般我們每畝產量在900斤左右,除了合作社會幫我們銷售一部分外,這邊每年的游客也很多,許多游客都會到我們家裡買米,基本上不怎麼愁銷,一年的純收入大概在3到4萬塊錢,還是很滿意的。”王小兵說。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近年來,堯龍山鎮全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採取以項目帶動、樣板推動的方法,通過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會、技術人員田間指導等方式,推動水稻移栽順利進行,今年全鎮計劃種植水稻7200畝,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梯田。
“與工業相比農業屬於弱勢產業,既面臨市場風險,又面臨自然風險,為保障糧農的收益,我鎮早謀劃、早儲備、早培訓、早行動,在技術方面我們開展技術培訓會,對水稻的育苗、田間管理、病虫害防治進行培訓,在物資方面我們統一發放種子、農藥、肥料等物資,降低糧農的生產成本,在政策方面每畝水稻補助200塊錢,同時積極協調群眾購買農業保險,將風險降到最低。”桐梓縣堯龍山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婭麗表示。
梯田。
目前,該鎮已組織培訓會10多場,培訓群眾達400多人,提供水稻種子6000多斤、肥料70多噸、農藥880包,為水稻順利移栽提供堅實的保障。(文/圖 婁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