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念好“山字經” 唱響“共富曲”

土特產繪就鄉村振興新“豐”景

2023年05月17日09:32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淳

貴州雞蛋連續多年在大灣區年銷售額超10億元﹔2022年全省牛羊產業帶動農戶82.5萬戶,戶均增收2.3萬元﹔2022年鎮寧自治縣蜂糖李產業總產值達26.1億元、帶動上萬戶群眾走上致富路……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土特產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美好生活,正成為貴州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在田間地頭、車間廠區,繪就一幅幅綠了青山富了民的鄉村振興新“豐”景。

念好“山字經” 做好“土”文章

每年,從油菜花怒放的季節引來人山人海到新榨菜油上市香飄萬家,銅仁市碧江區瓦屋鄉司前壩區一直人氣十足。

“‘土疙瘩’變成了‘金寶貝’,我們瓦屋鄉的菜油一直不愁賣。”碧江區劉芳家庭農場負責人劉芳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油菜越種品質越好,今年擴大規模種了120畝。

2022年,司前壩區實現農產品銷售收入100余萬元,帶動就業3000余人,周邊群眾人均增收6000元。

農副產品、田園風光、文化傳統等鄉土資源,是孕育鄉村產業的獨特土壤。如何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條件優勢,選准一條適合發展的種養路子,是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同樣憑借油菜產業風生水起的還有長順縣。今年3月22日,當地本土企業貴州長順桂康糧油有限公司投資1.4億元,建設的年產3萬噸自動化菜籽油物理壓榨生產線正式運營。“通過智能化、自動化、標准化生產,預計年產值在6億元以上。”該公司董事長婁佳沁介紹。

貴州各地正打開視野,用好黔山貴水一方水土,做好特色產業文章。遵義辣椒、鎮寧蜂糖李、威寧蕎麥、大方豆制品、從江小香豬、平壩灰鵝、貞豐糯米飯等來自貴州鄉間的名優“土特產”熱銷省內外。

培育“大風景” 擦亮特色牌

初夏時節,伴著晨曦,鎮寧自治縣六馬鎮弄袍村村民韋興華騎著三輪車抵達自家30多畝的蜂糖李果園,精心做好果園管護。“往年,蜂糖李一上市,外地客商直接開車到村裡搶購,我家一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韋興華言語間掩飾不住自豪。

地處亞熱帶低熱河谷地帶的弄袍村,是鎮寧蜂糖李產業發源地,20世紀90年代以前就零星種植,但規模較小,價格不高,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

2017年,鎮寧蜂糖李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証,隨后,一場甜蜜產業的重頭戲在鎮寧精彩上演。弄袍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走上了產業振興之路。而弄袍村所在的六馬鎮,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小盆景”變成“大風景”,小產業邁向“大市場”。以鎮寧蜂糖李、凱裡紅酸湯和關嶺牛等為代表,近年來,貴州一批地理標志的產品,憑借“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性,暢銷市場,形成富有特色的比較優勢。

貴州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進一步優化茶葉、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業、水果、生豬、中藥材、刺梨、生態漁業、辣椒、生態家禽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不斷提升農業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水平。

找准產業路 唱響“共富曲”

距離7月大蔥上市還有1個多月時間,平壩區天龍鎮二官村55歲的村民吳德忠望著自家種植的20多畝大蔥,想著越來越紅火的日子,不禁眉開眼笑。

二官村憑借大蔥種植這一支柱產業,入選全國“億元村”,每年旺季,外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的大蔥每天高達300噸以上。

“鄉村振興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2.5萬元。”二官村委會主任肖鼎笑呵呵說,全村1400多戶村民中,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佔三分之一,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佔一半以上。

山地公園省貴州,“土特產”資源豐富,從發展產品向發展產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產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轉變……可喜的轉變正在貴州各地涌現。

擦亮“土特產”金字招牌,正成為貴州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有力抓手。今年4月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貴州25家企業組團亮相海南椰島,湄潭翠芽、遵義紅茶、黃果樹三碗粉、酸食、辣椒醬、民族服裝等土特產薈萃於此,在南海之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數據是最好的証明:今年一季度,貴州特色優勢產業“拔節生長”,園林水果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20.1%,中藥材產量增長18.9%,茶葉產量增長8.6%,蔬菜產量增長5.7%,禽蛋產量增長25.4%,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分享農業產業化紅利。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