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千帆競發立潮頭 奮勇爭先謀發展

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05.43億元,成為全省第二個、全市第一個千億級區縣﹔
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93.23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9%﹔
全區完成棚戶區改造23761戶、老舊小區改造11804戶、背街小巷改造110條、地下管網改造260余公裡﹔
全區農業生產總值實現2.18億元、同比增長4%,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2%﹔
全區旅游接待總收入達273億元,全國旅游綜合實力考評排名百強區第八位﹔
……
2022年,南明區自覺為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為“強省會”的任務擔當,各項事業在披荊斬棘中破難前行,經濟社會實現了突破性發展,發展支撐更加堅實、現代服務業更加活躍、城市功能更加完善、鄉村振興更加富美、發展動能更加充盈、群眾生活更加幸福,高質量發展評估考核保持全省前列。
南明一景。
念好“新”字訣
推動工業發展邁向更高質量
工業強則省會強,工業興則省會興。
2022年,南明區堅定不移落實“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聚力發展新型都市工業,緊盯電子信息制造、生物科技“一主一特”產業招大引強,推動“一主一特”產業積聚成勢,著力夯實“強省會”產業基礎。
這一年,南明區電子信息制造業快速突破,增加值同比增長535%,簽約入駐了愛思益普、聯積電子等優質項目12個,計劃投資總額43.75億元,使用廠房12.62萬平方米。
園區是工業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在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南明區強化以園興工,堅持高標准規劃、高效率建設,構建了總佔地5070畝的“一園三區”工業布局,去年完成標准廠房開工30萬平方米、建成20.8萬平方米,大幅拓展了工業發展空間,快速提升了工業承載能力。
為讓企業安心入駐、快速發展,南明區持續加大服務、要素等方面保障力度,園區內配套了高管公寓261套、員工宿舍100套、停車位1600余個,診所、特色美食、休閑娛樂、運動健身等服務性配套設施正在不斷完善,節能環保、污水處理、電力保供、電價優惠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正在不斷強化,設立“智慧微廳”,加快推進“園區事園區辦”,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方位“保姆式”“套餐式”服務,以高品質配套和高效優質服務,著力推動工業企業、工業項目做大做強。
走進南明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條條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開足馬力忙生產……
在南明智能制造產業園的貴陽臻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廠房內,工作人員在SMT生產線鬆下貼片機上緊張有序地生產作業,車間內各條智能化生產線運轉有條不紊,所有原材物料從印制、貼標到封裝等每個流程精准銜接,一氣呵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主要業務為超高清顯示、5G高速數據傳輸。2022年,公司產值達13億元,2023年預計實現產值30億元。
今年,南明區持續突出工業強區這個“主攻點”,力爭標准廠房開工50萬平方米、建成不少於30萬平方米。2月底,在南明區舉行的2023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1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124億元。其中,新型工業化項目5個,將有力助推擴大工業投資。當前,南明智能制造產業園三期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項目建成投用后,將進一步拓展園區標准化廠房生產能力,與已建成投產的一、二期形成資源互補,全力以赴助推南明做強做大做優工業經濟。
南明區南明智能制造產業園三期項目辦公樓外觀。
念好“優”字訣
推動現代服務業邁向更高水平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必然結果。
南明區圍繞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聚焦數字經濟、商貿服務、旅游產業、樓宇總部經濟等方面,著力做好現代服務業這篇文章,促進產業提質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邁向更高水平。
——數字經濟賦能升級。南明區堅定不移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不斷做優做強南明數字經濟集聚區,讓數字經濟成為南明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全區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營收43.47億元。
在南明區花果園,全國第三家“騰訊雲數字經濟產業基地”引領示范效應持續放大,累計入駐企業74家,全年完成營收6.86億元,營造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數字經濟“生態雨林”,數字經濟正在賦能南明區高質量發展。
——商貿服務創新發展。南明區多措並舉豐富消費業態、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推動商貿服務業穩中向好發展,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14.4億元,總量位居全市第一。
同時,積極推進現有商貿綜合體轉型升級,引導轄區商業綜合體差異化發展。加快打造消費場景,大力推動DC PLAZA夢之城、華潤萬象城等商業綜合體建設招商運營,締造多元消費場景,打造聚集國際文化、娛樂和旅游的消費新地標。大力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圍繞繁榮“夜文化”發展、豐富“夜娛樂”生活、助力“夜黔味”火爆等方面發力,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培育多元化夜間消費模式。
消費者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購物中心一家體育用品專賣店選購體育用品。
——旅游產業持續增長。南明區緊緊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做文章,不斷提升旅游服務質量,以“流光溢彩夜南明”為主題,打造夜間經濟,積極參與各類旅游宣傳推介活動,多維度、全方位推介南明,吸引了一批批省外游客來前來避暑游玩。2022年,南明在全國旅游綜合實力考評中排名百強區第八位,全區旅游接待總收入達273億元,游客人均花費排名全市第一。
集文創、餐飲、藝術、服飾、旅游等多種業態於一體,囊括了烤魚、水餃、烤肉、炒飯等眾多美食……2022年,更新蝶變、火爆迎客的青雲路步行街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讓路邊攤升級為了旅游消費新地標,也成功入選第二批貴州省級旅游休閑街區、2022年貴州省級夜間消費聚集區。
——樓宇總部經濟繼續壯大。南明區按照“向高空求發展、向空間要效益”的思路,把發展樓宇總部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強省會”行動的重要抓手。2022年,已申報認定億元樓宇2棟,全區億元樓宇達15棟﹔申報認定總部經濟企業5家,全區總部經濟企業達33家。
走進亞太中心,仿佛置身於一個大數據產業園。在這裡,既有優特雲、華中科技大學ICC平台等大數據項目,也有飛利達科技等總部企業。作為貴陽市三個大數據產業樓之一,亞太中心已培育出一條大數據產業鏈。
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商務樓宇。
念好“惠”字訣
推動民生福祉邁向更高標准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2022年,南明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全力推進“一圈兩場三改”、農村“五治”等民生工程,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擦亮五大民生品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
聚力推進“一圈兩場三改”和農村“五治”,讓群眾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鴻基花園小區改造后,環境變好了,樓道裝了燈,物業也很負責,平時還有人24小時值守,既安全又舒心。”
“家裡新建的廁所地面牆面鋪設了瓷磚,便池、水箱、洗手池俱全,還安裝了浴霸、熱水器、洗衣機,農村廁所環境有了大變樣。”
“這個‘壹刻寶’文化驛站非常好,我們在這裡練歌既不會影響其他居民,又不怕風吹日晒。”
“花果園農貿市場改造后大變樣了,市場干淨透亮,東西擺放整齊,環境好購物欲望都提升了,來這裡買菜感覺舒適又放心。”
……
2022年,南明區全力推進“一圈兩場三改”和農村“五治”,各級各部門切實把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聚焦全年目標任務,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抓實效,推動各項工作向縱深推進,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鄉村宜居度,提高群眾生活幸福感。
這一年,全區新建“15分鐘生活圈”18個,完成項目建設456個,提質改造農超市場21個,新增停車位4800余個,完成棚戶區改造23761戶、老舊小區改造11804戶、背街小巷改造110條、地下管網改造260余公裡。實施農房風貌整治247戶,農村黑臭水體保持動態清零,全區4個鄉29個村中,經營性收入空殼村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村達19個。
一個個實事項目的落地見效,讓群眾對於美好生活、品質生活的新期待不斷成為現實。
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第三小學五年級六班的學生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豌豆的生長過程。
持續擦亮五大民生品牌,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廣大群眾。
6月,南明區首家“公辦民營”社區養老站——南明堂社區養老服務站投用,為轄區老人“居家養老”提供堅實保障。
8月,新學年開學之際,南明區4所新建學校投入使用,新增優質學位5460個,越來越多適齡學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11月,南明區與省人民醫院續約共建城市醫療集團,在統籌醫療資源、診療信息共享、規范雙向轉診、深化醫改等方面深入合作,助力提升南明區醫院的診療服務、運行效率、科學管理水平。
教育、醫療、環境、養老、就業……每一項工作背后都是沉甸甸的民生,都是南明區一直以來聚焦發力的重點。
2022年,南明區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突出位置,注重實效、補齊短板,不斷強化高品質公共服務供給,持續擦亮“五大民生品牌”,推動民生事業進步、城市品質提升、人民安居樂業,讓老百姓過上更高品質的幸福生活。
這一年,南明區城鎮新增就業3925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0余人﹔新增學位6000個,32所學校獲“省公辦強校培育校”稱號,義務教育質量綜合測評連續五年位列全市第一﹔完成區中醫醫院、區婦幼保健院花果園門診部等醫療項目建設,花果園第六衛生服務中心、保利鳳凰灣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新建改造15個嬰幼兒照護機構﹔提升改造15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30個養老服務站,實現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建成鄉(街道)文化站12個、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2個。
一組組數據,展現的是“和美幸福民生圖景”最溫暖的底色。回看過去的一年,南明區交出了一份務實、暖心的高質量“民生答卷”。
除此之外,南明區還不斷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到2022年底,全區經營主體數總量達16.33萬戶,經營主體數量增速達14.97%。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空氣質量優良率均達100%。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科技部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32家,總量居全省第一﹔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1家,居全省第二﹔“三上”企業R&D人才數居全省第一……再次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區”“中國西部百強區”。
鏗鏘邁步新征程,砥礪奮進正當時。2023年,南明區將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奮斗目標、方法路徑,帶頭實施主戰略、實現主定位,聚焦規劃為先、產業為要、民生為本,堅定扛起打造“省會核心、筑城客廳”的重大使命,緊扣“提升首位度、實現五個新”奮斗目標,奮力推動“強省會”行動,全力推動南明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再有新跨越,努力開創南明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文/圖 許巧英、趙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