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同時擁有43位媽媽是種怎樣的體驗?”

陳潔泉
2023年05月14日15:3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我們村有個媽媽女團

能唱歌跳舞

會布依八音彈唱

能打糍粑、做五色糯米飯

換上布依族服飾

媽媽們是能歌載舞的女團成員

換下布依族服飾

媽媽們又是料理家務的一把能手”

……

這個多才多藝的“媽媽女團”

由貴州冊亨縣冗渡鎮威旁村陂鼐古寨43位婦女組成

又名“玉季媽媽互助聯盟”

成立於2022年7月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陂鼐古寨是保護較好的布依族傳統村落

但古寨裡大多數男性勞動力都外出打工

留守古寨的多數是女性

大多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除去農忙其余時間都閑坐在家

她們沒有喝過奶茶

沒有坐過高鐵

大多沒有離開村庄200公裡以外的地方

她們的“詩和遠方”就在村庄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2022年1月前后

古寨迎來了以王元成為代表的5位返鄉創業青年

他們稱自己為“在村裡的年輕人”

走出大山,出門求學

回到大山,振興家園

修民宿、建餐廳、開發青年旅社

對於留守古寨的婦女,他們熱切關注——

發起“媽媽女團”計劃

43位“媽媽”報名成團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每位“媽媽”都錄入個人檔案並填寫職業期望

“村裡的年輕人”根據“媽媽們”的技能特長

安排民宿、餐廳等就業崗位

發起“媽媽的小攤計劃”

和“媽媽們”一道制作手抓飯、油炸粑等各類小吃

幫助“媽媽們”提高經濟收入

定期給“媽媽們”開展技能培訓、文藝表演課堂等

挖掘和培育“媽媽們”的無限潛力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前些天

我們村的媽媽女團接了第一場商演

她們用精彩的布依族特色文藝表演

載歌載舞

熱情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如今,“媽媽女團”已經成為古寨迎客的新IP

嘗一嘗“媽媽的味道”成為到訪古寨的熱門項目

越來越多人走近“媽媽們”的生活

“媽媽們”的世界更大了

“媽媽們”的笑容更多了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小時候你因生長在故鄉而快樂

長大后故鄉因你的努力而自豪

這5位在“村裡的年輕人”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

“希望今年能夠帶身后的媽媽們一起

去北京看一次升國旗”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媽媽女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村裡的年輕人”和“媽媽女團”的故事

在網絡平台傳播后被不少網友關注

引發共鳴

“看得熱淚盈眶”

“也想回鄉回到媽媽身邊”

……

網友評論截圖。

網友評論截圖。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改善、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貴州遵義楓元至苟壩,一條風景大道將沿途眾多旅游資源串線連片,讓游人“快進慢游”﹔四川雅安龍蒼溝熊貓翠竹長廊,公路接山川、連林田,與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黑龍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鋪到農民家門口、修到田間地頭,一輛輛貨車滿載稻米送往全國各地……“五一”假期,多條全國“最美農村路”吸引游客紛紛前往“打卡”。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祖國的壯美山河,托舉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暢通社區“微循環”,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讀)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戶、小企業,社區商業如“毛細血管”般讓城市經濟“微循環”越發暢通——自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來,2批次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