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2023數博會

貴州:做好數字化轉型謀篇布局 助力工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05月13日08:56 | 來源:多彩貴州網
小字號

日前,在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貴州賦能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電視報道中,一隻應用5G技術控制的電子狗在化工危險品生產作業場地開展巡檢的畫面成為亮點。

該畫面是瓮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瓮福集團)“5G+智慧工廠”項目,以5G+數字孿生,5G+機器狗巡檢,5G+人員定位等數字化、智能化應用,通過建立智能監控平台,實現廠區智能化管理,提高園區高風險作業預警能力。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核心,已然成為推動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

“5G+”的普及應用,正在改變貴州工業企業發展。傳統企業數字化、智造化改造,從“安全生產應用”到“數據分析支撐行業決策”的轉變,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創新,加“數”突圍。

政策引導 加快謀篇布局

3月15日,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4號樓內,採購工程師趙維衛打開5G+智能供應鏈協同數字中心,通過pc和無線終端兩平台,向記者展示了每天的產量、流程、入庫、實驗測試進度等生產情況。在入庫車間,工作人員隻需對物料進行掃碼就能將所有信息快速錄入系統。

“5G運用讓我們在深入融合企業網絡建設上有了新突破,通過構建多個業務板塊的智能化數據上傳渠道,幫助企業提升自動化業務承載能力。”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夏表示,企業構建了倉儲管理系統,有效提升了入庫效率,並降低了管理成本。入出庫周期時間縮短20%,產品合格率整體提升10%,生產效率顯著提升,質量追溯全鏈貫通,在收貨與交貨信息對接上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推動實體經濟向數字化轉型,融合是主線,政策引導是關鍵。

2022年4月14日,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五部門聯合制定印發《支持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措施》,計劃近5億元財政資金,圍繞企業、區域、生態等多個角度,系統性加大對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

“我省出實招支持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是深入貫徹落實新國發2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的具體行動,每一條政策措施都是真金白銀,將有力幫助工業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擬制定實施《全省工業領域數字化改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導向目錄》《貴州省工業領域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力爭2023年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到55,推動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工作邁上新台階。

項目培育 提高數字賦能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和算力已經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和生產力,成為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重構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底座”支撐和賦能作用日漸凸顯。

搶抓數字設施新機,貴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一座座智慧園區陸續落地。

作為我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園區”試點示范之一,位於貴陽沙文的振華電子產業智慧園區已全面進入收尾工作,不久便將正式投入使用。

“沙文是在貴州省工信廳等相關單位大力支持下,以振華科技產業中心設計和規劃為基礎,構建起的智慧園區。”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中國振華電子元器件研究院副院長劉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振華電子產業智慧園區以5G+工業互聯網平台為基礎,健全數據中台、物聯網、數字孿生平台等智腦底座,運用“5G+雲+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智慧園區管理和數字工信數據採集。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振華電子產業智慧園區建成使用后,將大大提升園區產業協同辦公、運行監測的體驗感和管理效率,滿足新型智慧園區關於數字園區運營中心、智慧園區創新應用、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台等功能定位和管理需求,實現基於數字孿生的智慧園區一體化管理的全面感知、全網融合、全程智控、全景模擬、全准決策,構建數字活和智慧產業工作場景。

“今年我們還將開展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項目培育,重點支持一批帶動性強、示范效果好的數字化改造項目。”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技術發展處處長王春元告訴記者,2023年我省將重點打造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30個,培育智慧園區3個。重點圍繞整合“數字工信”平台、引導工業企業、引導設備上雲上平台,建設企業級、行業級工業APP等開展工業產業數字化轉型工作,並推動5G全連接工廠建設、驗收並推廣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產業互聯網平台、推廣“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在試點示范方面,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於今年組織有條件的企業、開發區積極申報國家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和專項資金支持。計劃每個產業打造1至2個數字化轉型標杆,打造一批“小快輕准”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帶動廣大中小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研學培訓 提升數據安全

貴州計劃到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建設率先在工業領域實現大突破,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水平達到6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培育融合應用企業8000戶,推動5萬戶企業上雲、100萬台(套)設備聯網。

新時代下,數字變革是科創體系構建的重要一環。如何以數字變革帶動動力變革?安全變革?貴州答案是研學培訓和工業領域數據安全兩手抓。

“面向全省開發區、工業企業、信息技術服務商等,圍繞十大產業,聚焦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及應用情況,通過研學培訓,交流應用實踐經驗,溝通學習考察心得,加深對數字化轉型內涵及價值的感受。”王春元說。

除此之外,基於貴州十大工業產業實際與規上工業企業情況,全面開展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和監測分析工作,對標全國其他省份情況,形成面向不同行業、不同水平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指引。

在安全保障方面,貴州還將立足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統籌指導工業領域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安全防護、安全評估、安全監測等工作。

在5G、工業互聯網、骨干直聯網絡等通信基礎設施的支撐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速,貴州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增速連續7年全國第一。

面對如此成績,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閔江濤表示:“做好數字化轉型謀篇布局,穩步推進產業數字化進程,打造貴州工業轉型升級新引擎,深入貫徹落實‘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的堅實一步。”(石琳婕)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改善、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貴州遵義楓元至苟壩,一條風景大道將沿途眾多旅游資源串線連片,讓游人“快進慢游”﹔四川雅安龍蒼溝熊貓翠竹長廊,公路接山川、連林田,與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黑龍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鋪到農民家門口、修到田間地頭,一輛輛貨車滿載稻米送往全國各地……“五一”假期,多條全國“最美農村路”吸引游客紛紛前往“打卡”。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祖國的壯美山河,托舉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暢通社區“微循環”,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讀)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戶、小企業,社區商業如“毛細血管”般讓城市經濟“微循環”越發暢通——自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來,2批次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