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2023數博會

【聚焦2023數博會】引領行業風向 全球精英“數谷”論劍!回顧2017數博會

2023年05月13日11:19 | 來源:貴陽網
小字號

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2017年5月26日,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如約而至。這是數博會升格為“國家級”盛會后的第一屆,受關注程度更勝前兩屆。2017年5月5日,在被譽為“世界十字路口”的紐約時代廣場,2017數博會的宣傳片“霸屏”,強勢向世界宣告“中國數谷”在大數據產業發展方面的成就。

2017數博會以“數字經濟引領新增長——開啟數字化轉型”為年度主題,圍繞“同期兩會、一展、一賽及系列活動”,舉辦了開(閉)幕式、高峰對話、電商峰會、專業論壇、專業展覽、成果發布、商務簽約、觀摩交流等156項系列活動,國內外316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8.7萬余人參加,展會期間吸引了來自全球20個國家的514名海外嘉賓參會。

本屆數博會,既有區塊鏈、機器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成果的展示發布,又有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數據安全等宏觀話題,無論是承辦機構還是演講嘉賓,多為國內外知名的權威機構和人士,體現了業界頂尖水平,為業內外人士獻上了一場場大數據科技盛宴。

會議開幕式上,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來賀信,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出席開幕式並講話,為貴州大數據發展指明方向。

514名國外嘉賓中,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相關領域的國際知名企業、研究機構的首席技術官、首席科學家及主要研究人員佔比達47.1%,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英特爾、甲骨文、IBM 、戴爾、思科、高通、NTT等世界知名互聯網和大數據企業全球高管152人參會。

高峰對話從多人站台向專人專場轉變,圍繞數字經濟、工業大數據與智能制造、機器智能、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話題,專門設置的高峰對話集聚了一批業界大咖、院士專家,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焦點、亮點,與會人士紛紛認為,數博會已經成為專業化程度最高、前沿技術最多的國家展示平台之一。

聚焦大數據產業發展與技術前沿,本屆數博會發布了以“十大黑科技”為代表的一批新技術、以《大數據藍皮書》等為代表的一批新理論、以“小i情感機器人”為代表的一批新產品、以《大數據優秀產品、服務和應用解決方案案例集》等為代表的新案例、以“全球大數據市場十大趨勢預測”“全球區塊鏈應用十大趨勢”為代表的新判斷、以“大數據十大新名詞”為代表的一批新標准,以及中國大數據獨角獸企業榜單。

國家部委、外國駐華使領館、知名企業和貴州省共舉辦了15項活動,30多位國家部委領導和來自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100多個城市的企業、行業、媒體等3700余名嘉賓、8000余名專業觀眾參加。

設置專業展館6個,參展企業共316家。其中,國際企業51家,吸引超過5萬人次前來觀展。舉行了“2017十大黑科技”、大數據藍皮書暨大數據發展指數、貴陽主權區塊鏈聯盟暨區塊鏈技術藍皮書等30余場發布活動。

簽約了一批引領性、標志性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對接企業1479家。其中,500強企業112家,達成簽約意向項目235個,意向金額256.1億元,簽約項目119個,簽約金額167.33億元。

吸引參會媒體210家、1268人。傳統媒體高度關注,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及時報道﹔網絡媒體全覆蓋,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網易等10家網絡進行了全網直播,共計1.49億人次在網上進行了觀看。

競爭逐數字經濟藍海,引領數字領域風潮。2017數博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全面展示了貴州在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以及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大數據安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創新思路、實現路徑和建設成效,更向全球展示出了大數據最新的技術創新與成就。業內紛紛認為,數博會已經成為中國專業化程度最高、前沿技術最多、最具國際化的高端專業平台,是“中國數谷”最響亮的名片。(記者 錢麗)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改善、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貴州遵義楓元至苟壩,一條風景大道將沿途眾多旅游資源串線連片,讓游人“快進慢游”﹔四川雅安龍蒼溝熊貓翠竹長廊,公路接山川、連林田,與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黑龍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鋪到農民家門口、修到田間地頭,一輛輛貨車滿載稻米送往全國各地……“五一”假期,多條全國“最美農村路”吸引游客紛紛前往“打卡”。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祖國的壯美山河,托舉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暢通社區“微循環”,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讀)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戶、小企業,社區商業如“毛細血管”般讓城市經濟“微循環”越發暢通——自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來,2批次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