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方:東西部協作助力打造百姓致富“茶園子”

4月13日,在貴州省大方縣果瓦鄉茶園村茶園組的茶場裡,千余畝茶樹吐出鮮嫩的葉芽,茶芽肥碩,色澤翠綠,滿山茶葉飄香,正是採收正當時。茶農穿梭於茶林之間,腰系竹籃,一雙雙巧手在茶樹上飛舞,熟練採摘鮮嫩的茶芽。
“採茶不需要下什麼重力,都是一些輕鬆的手上活路,並且這裡環境好、離家也近,每天都是按量計價,採的多賺的也多,手腳麻利的一天能掙一兩百元!”家住茶元村幸福49村的搬遷戶李德賢一邊採茶一邊說著自己近日來採茶的收獲。
4月13日,採收后的貴州省大方縣果瓦鄉茶葉基地茶葉。王紅蘭攝
茶園負責人朱正忠介紹,今年春雨過后,茶葉生長旺盛,採摘量十分可觀。“目前,加工廠已經開始‘開秤’收購鮮葉炒茶了,今年茶青預計產量會在6萬多斤。現在採摘茶葉,每天的用工量都是60人左右,大概每天能採茶600余斤。”
“來採茶的大多都是附近的貧困戶,除了本村的村民外,還有不少其他村的人來採摘,甚至是周邊鄉鎮的都有人過來務工,大概每年能帶動三百多名群眾就近就業,而且大多數工人都是經常過來給我們採茶的工人,技術比較熟練了,也不需要額外再進行培訓,省了不少時間。”朱正忠說。
4月13日,茶農查看貴州省大方縣果瓦鄉茶葉基地茶葉品質。王紅蘭攝
朱正忠介紹,2018年底,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的支持下,他從福建來到大方,在果瓦鄉種植茶葉並注冊成立貴州正輝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脫貧戶)股份利益聯結機制,投入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1100萬元種植茶葉5000畝,項目產生效益后,按照1:2:7(10%作為村集體經濟積累、20%作為公司發展資金、70%分配給脫貧戶)分紅模式,帶動當地群眾增產增收。
昔日的荒山坡,如今成了百姓致富的“茶園子”,當地百姓不僅實現了山下安居,還實現了山上就業。茶園組村民王群說:“茶山開在這裡,我們年紀大了,又出門打不了工,有機會來這裡找點零用錢,還是可以的。”
4月13日,茶農在貴州省大方縣果瓦鄉茶葉基地採茶。王紅蘭攝
為解決茶葉前期初加工問題,2022年公司投入資金210萬元,在茶園村茶園組修建1000平方米及配套設備的茶葉加工廠,目前有紅茶生產線和綠茶生產線各一條,於2022年春季投入使用。
目前,果瓦鄉以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為契機,按照“以茶綠鄉、以茶穩鄉、以茶富鄉、以茶興鄉、以茶強鄉”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果瓦鄉“奢香貢茶”品牌,不斷延伸茶葉產業鏈,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山地茶葉種植。
4月13日,工作人員查看貴州省大方縣果瓦鄉茶葉基地新採的茶葉。王紅蘭攝
“果瓦茶葉從2018年底開始種植,得益於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資金的支持,在全鄉6個村,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畝,覆蓋了6168戶群眾,到目前為止有1000畝達到了初步採摘條件,每年能夠為全鄉老百姓增加務工收入160萬元以上。下一步我們將精心管護,讓茶產業成為果瓦的特色優勢產業,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一個好的平台。”大方縣果瓦鄉黨委書記楊勇說。(王紅蘭、吳學連、喻芳麗)
4月13日,貴州省大方縣果瓦鄉茶葉基地航拍。王紅蘭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