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電商產業乘勢而上開新局

早上6時許,當畢節高新區的大多數企業還處於沉寂中時,位於第一產業園內的畢節扶投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卻迎來了一天中最為忙碌的時刻。
分揀、稱重、打包、裝車……十幾名工人各司其職,熟練地將蓮花白、雞蛋、大米、食用油、豆制品等物資送上早已在車間外等候的配送車,火速送往周邊的部分企、事業單位和機關食堂。
工人在畢節扶投食品有限公司分揀蔬菜。
“我們要確保所有商品在早上10點前配送到位,所以從清晨就要開始工作。”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孫杰說,當天配送的物資,都是客戶前一天在“832助農採購平台”和“黔州萃”微信小程序上的網絡訂單,通過積極開拓線上銷售市場,農副產品月銷售額能達到5∼6萬元。
“家人們,這是今年新腌制的一批蘿卜干,用的是七星關的大白蘿卜,麻辣口味,特別脆,非常適合下飯……”傍晚時分,畢節“卡媽”吳佳明的首場直播帶貨開始,不一會兒便吸引1萬余名網友圍觀,網絡訂單不斷,臘肉、辣椒面、香辣脆、脆哨等“走俏”商品更是一上架瞬間就被秒光。“卡媽”吳佳明曾創造帶貨月營業額3000萬元、單場直播最高營業額1200萬元的紀錄。
走進畢節綠色畜牧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辣椒的香味濃郁扑鼻,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以前,我們的產品主要在超市銷售,現在通過電商平台投放后銷量激增,有時候忙都忙不過來。”公司總經理陳二平說,目前電商渠道已經超過了公司線下銷售總額的50%,每天早上十點,公司會將各個平台的訂單進行整理,再通過打單、配貨、貼標后寄出,確保消費者能及時收到產品。
畢節天麻博覽會上,網絡主播通過電商平台銷售天麻片。陳曦攝
……
線下銷售紅紅火火,線上帶貨風生水起。
現如今,瀏覽抖音、快手、頭條等網絡平台的畢節本土版塊,村民在田間地頭現場“播報”“網紅”上直播間帶貨吆喝、基層干部為農特產品“代言”“打call”的場景屢見不鮮,“雲端”發力帶來“磁吸效應”,不知不覺間,七星關的水果蘿卜、納雍的滾山雞、赫章的棗夾核、威寧的蕎制品搭上了“銷售快車”,不僅在省內很吃香,還通過快遞物流“通江達海”,銷往更遠更廣的市場。
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雙堰社區,網絡主播在對基地跑山雞進行直播銷售。王純亮攝
“畢節自2015年大力開展電商業務以來,通過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獲取資金支持,在全市范圍內建設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鄉(鎮)、村電商服務站,開展電商人才培訓等一系列工作,推動全市電子商務實現了快速發展。”市商務局副局長劉洋介紹說。
數據顯示,2022年,畢節市全年完成網絡零售額31.49億元,增速達到了176.42%,是2016年的26倍,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2.82億元。
“全市現有電商企業211家,主要在淘寶、一碼貴州、天貓、京東、抖音、美團等平台運營,主要銷售臘肉、皂角米、辣椒、天麻、面條、土雞蛋等本地農特產品。”劉洋說,“畢節本土的卡媽集團、金沙窖酒、貴州冠香源、貴州買賣行等企業的電子商務渠道出貨量都很可觀,有效助力了本土農特產品的外銷。”
網絡主播通過電商平台銷售民族產品。陳曦攝
除了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暢通“內循環”,畢節還積極在開拓國際市場上下功夫。2022年1月4日,首批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報關單通過H2018系統成功申報,貴州凰冠山茶葉有限公司價值113.78萬元的5.85噸茶葉,經南沙港以海運方式出口香港,標志著畢節外貿出口通道實現新突破。
產業發展,配套很關鍵。建立完善的供應鏈倉配體系,是打通商品和客戶之間“最后一公裡”的制勝法寶。據介紹,畢節市現有電商供應鏈雲倉體系項目7個,目前已建成4個,分別為市級樞紐倉和七星關、大方、黔西節點倉,其余金沙、織金、赫章3個節點倉已進行項目申報。這些星羅分布在各縣(市、區)的“雲倉”,為電商商家提供“倉儲+配送+售后”組合在一起的“一站式”物流服務,極大縮短了運輸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
“總體來看,目前我市電商網絡和流通體系均得到極大的完善,網民數量穩步增長,農村物流成本大大降低,配送時間明顯下降。但我市電子商務領域還存在產品貨源規模化不高、農產品標准化程度低、電商人才匱乏等短板。”劉洋認為,當前處於“風口期”的電商主要任務就是轉型升級,做好從“賣得掉”向“賣得好”“賣得久”階段的過渡,從而推動電商助力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
在貴州省畢節市竹園鄉青山村一家民族服飾廠內,苗族群眾通過網絡直播平台推介苗族服飾。王純亮攝
劉洋說,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提到有關電商的內容,包括鼓勵發展即時零售、農產品電商直採、定制生產等模式。不久前,省商務廳也印發了《貴州省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十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在整個“十四五”期間,要培育打造省級電商產業園區10個以上、省級電商直播基地100個以上、省級電商龍頭企業及電商直播團隊1000個以上,打造電商暢銷產品10000個以上。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為電商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
“對於不沿江、不沿邊,地處內陸腹地的畢節而言,大力發展電商產業和數字經濟,佔領‘數字賽道’制高點,無疑是提升對外形象、助力‘畢貨出山’、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的一條捷徑。”劉洋說,下一步,市商務部門將結合各縣(市、區)電商服務中心,融入全省智慧倉配網絡,深度整合本土種植、養殖、加工、物流運輸、銷售渠道在內的農產品供應體系,推動成立“互聯網協會”,壯大線上銷售市場主體,努力把電商產業培育打造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獨特作用的產業,為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賦能助力。(圖/文 韓磊、李飛、陳田、郝騰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