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蔣小平的“一、二、三、四”

2023年02月03日14:1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站在桐梓縣夜郎鎮華峰村的山崗上,明晃晃的太陽照耀在蔣小平初顯褶皺的臉上,他眺望著不遠處風力發電機緩緩轉動的葉片,心裡盤算著今年華峰村烤煙增產多少、方竹筍能比去年多買好多錢、生豬出欄了多少頭。

華峰村方竹筍產業片區。

華峰村方竹筍產業片區。

蔣小平,50出頭,個子不高,但能量十足,腦袋裡裝滿了華峰村的春夏秋冬。2023年是他受桐梓公路管理段派遣脫產駐村的第5個年頭,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他的個人履歷與華峰村的發展變化緊緊綁在了一起。

一心一意,補齊短板強堡壘

華峰村新走廊文化牆。

華峰村新走廊文化牆。

夜郎鎮華峰村是典型的高山村落,由3個自然村合並而成,有9個村民組,村民居住分散,人居條件較差,產業發展一度乏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蔣小平深知,在村裡,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火車頭就是村黨支部。為此,蔣小平向桐梓公路管理段黨支部匯報,申請段黨支部與村黨支部開展一對一幫扶聯建,請求段黨支部加強對華峰村黨務工作指導,幫助華峰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村規民約,建設黨員活動場所,修繕走廊文化牆,豐富黨史宣傳欄。通過不斷建強村黨支部堡壘,華峰村黨支部號召力、引領力明顯提升,黨員向心力增強,村民思想觀念發生轉變,村規民約得到很好維護,發展勢頭不斷向好。

兩頭奔波,協調資金解難題

修補通村公路。

修補通村公路。

華峰村村委會由村民自建房改建而成,2019年前辦公室前面壩子還沒硬化。華峰村多雨,每到下雨天氣,前來辦事的群眾一腿泥漿。蔣小平村裡村外兩頭奔波,2019年協調籌集25000元資金打了水泥壩子,群眾辦事的腳步變得輕快了。每逢閑暇時光,村民三五成群在壩子上聚集,拉家常、話農事、談發展。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進入華峰村的路坡陡彎急,原有的硬化公路經運煤車碾壓坑坑窪窪。蔣小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2022年通過桐梓公路管理段申報項目資金8萬余元,11月完成進村道路上的壞損路段和坑凼進行修補。“以后再也不抖了”,一位騎摩托車的村民滿臉笑容。

夜幕來臨,華峰村村道兩旁,一盞盞新裝的太陽能路燈便會亮起,照亮相親回家的路。這是打造村亮化工程的成果。一次夜間入戶走訪中,蔣小平曾抹黑在這條路上,村民也反映盼望安裝路燈,這件事讓他一直念念不忘。他一頭發動村民自力更生,一頭找相關部門匯報爭取,2021年協調資金35000元安裝太陽能路燈39盞,22 戶苗族同胞受益。2022年又投入30000元安裝路燈,還為兩個村民組的烤煙烘干房提供照明。山村的夜晚亮堂起來了,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三餐不定,田間地頭抓產業

蔣小平(右一)查看方竹筍生長情況。

蔣小平(右一)查看方竹筍生長情況。

高山村落產業發展絕非易事。蔣小平的腳步走遍了華峰村每家每戶,爬坡上坎,翻山越嶺,田壟間、竹林地、烤煙房、豬場旁,總能看見蔣小平的身影,不能按時吃飯是家常便飯。

蔣小平訪群眾、談產業、嘮爭收,一方面做好國家惠農政策的“宣傳者”,為村民爭取最大惠農補貼﹔另一方面,做好產業發展道路上的“引領者”,與鄉鎮農技師保持密切溝通,加強農業技術指導,為農戶解決養殖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結合華峰村的地理環境因素及村實際情況,與村兩委通過群眾會、院壩會同村民共商產業發展,決定重點幫助華峰村發展方竹、花椒、烤煙、生豬養殖等產業。經過同農戶協商,農戶以自己的土地入股方式引進龍頭公司來發展方竹產業,形成以“龍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合作模式,在華峰村海拔較高的三元組、陸井組、灣子組陸續新增種植方竹5500畝,僅2019年就帶動當地群眾515人次務工,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3人次。2022年引導烤煙種植戶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在華峰村的大坪、四合兩個小組發展烤煙種植200余畝,烤煙種植土地流轉共兌現流轉資金52000多元,受益群眾38戶。

華峰村烤煙基地。

華峰村烤煙基地。

2022年3月,正是蔬菜播種育苗的好時節,蔬菜種植戶卻在自家新建的大棚包心菜水培育苗基地裡一籌莫展。原來是水溫、培植體營養、光照都正常,水培育苗營養盤裡的種子一直不發芽,就算個別發芽的營養盤芽苗密度也不高。要是育苗不好,不能順應時節正常下種,當年流轉過來種菜的土地就白費了。蔣小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隨即聯系縣、鎮農業技師,幫助解決了育苗難題。

到2022年底,華峰村的主要產業有方竹筍10100畝、花椒160畝、烤煙產業300畝、生豬養殖場4個,年出欄生豬5600頭。一系列的產業發展措施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還帶動了群眾產業發展的積極性,2019年至2022年,華峰村人均收入由3243元增加到9845元。

四年努力,隻為山鄉不知痛

慰問華峰村大坪小學學生。

慰問華峰村大坪小學學生。

在蔣小平看來,教育幫扶與產業幫扶同等重要。自2018年駐村起,他每年都會積極向桐梓公路管理段爭取教育幫扶資金,為學校添置辦公用品,為學生購買學習用品、體育器材等,時而還自掏腰包幫助家庭困難學生。他鼓勵孩子們考知識改變命運,為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們送上助學金,2020年還爭取資金用於解決華峰村大坪小學操場壩升級改造。他協調投入捐資助學資金近70000元,這幾年,從華峰村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有22人。

2020年6月,蔣小平時常感覺心口疼痛、頭痛,在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通過CT、驗血和兩晚上的睡眠監測,醫生說:“因缺氧容易在睡覺時引起心臟驟停,建議晚上睡覺時自帶呼吸機。”醫生、同事和家人朋友都勸他休息一陣子,但他卻說:“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醫生說得嚇人,村裡現在正在緊鑼密鼓地准備迎接脫貧攻堅后評估檢查,貧困戶一戶一檔資料、普查員路線圖、駐村工作組組長的訪談資料還等著去准備,離不開自己。”不久,蔣小平再次因背部脂肪瘤快速長大不得不到醫院手術摘除,一周出院后,立馬又回到自己的駐村工作崗位上。

2021年夏,一場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大量淤泥和落石阻斷了進村的路,蔣小平沒有等靠要,組織村民用手搬、用鋼钎破碎、用小推車運,3天時間,硬是用原始方式清理出通車便道,保障了物資運輸。2022年秋初,大面積的干旱降臨本就缺水的華峰村,很多老百姓家中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飲水成了難題,蔣小平急了,四處想辦法運水,最終協調到一輛洒水車一車一車地將水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將水接好后倒進不方便群眾家水缸。

蔣小平(紅色馬甲)為缺水群眾送水一。

蔣小平(紅色馬甲)為缺水群眾送水一。

2023年,蔣小平駐村已進入第五個年頭,華峰村早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一山放過一山攔”,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慢不得、等不得、歇不得。蔣小平說:“遠離了家庭和親人,有時候一個月才回一次家,每到夜晚倍感孤獨﹔但又是甜蜜的,老百姓真的把我當成了自己人。隻要組織和百姓需要一天,他就在華峰村干一天。”(文/徐正奎、王星  圖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