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正安支行:金融助力吉他奏響“協奏曲”

正安吉他文化廣場。工行遵義分行供圖
走進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貴州正安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廠房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冬日的早晨,工人們已經開始熱鬧地忙碌起來,開料、安裝柄坨、打磨……各個工序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貴州正安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工行遵義正安支行供圖
從“勞務輸出”到“雁歸興正”
如今,全球每產7把吉他,就有1把來自“中國吉他之都”——正安。正安吉他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到強,再到吉他產業鏈全面開花、全面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金融服務的鼎力相助。近年來,在正安縣吉他產業建設發展中,工行遵義正安支行堅持推動普惠金融改革創新,精心推出適合本地發展的金融產品,以“金融活水”潤澤服務正安吉他產業發展。
貴州正安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工行遵義正安支行供圖
“2019年,由於看好正安縣的吉他產業發展,公司從廣州搬到了正安,進駐產業園區,當時可以說就是‘拎包入住’。”貴州正安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廠長李啟旺介紹,“廠房、運輸路都是已經修好了的,對我們做企業的來講,真是省心又省力。”在李啟旺看來,這些“省心省力”離不開金融資金支持,而公司的產銷兩旺,也是工行遵義正安支行助力正安吉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貴州正安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工行遵義正安支行供圖
2013年,正安縣出台了《關於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速“正安崛起”的意見》等文件,大力探索從“勞務輸出”轉變到“雁歸興正”的路子,開展“鳳還巢”計劃。正安吉他依托眾多正安人員在外從事吉他產業這一優勢,以“人回鄉、錢回流、企回遷”的思路,制定出台了財政、稅收、貼息、獎補、金融、就業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強力推進“雁歸興正”戰略。
特色產業成為“金鑰匙”
吉他,成為正安最具特色的主題地標和最為生動的地域符號,也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的“金鑰匙”。為助力正安吉他產業發展,2016年,工行遵義正安支行通過項目貸款支持正安·國際吉他28萬平方米產業園的建設,投入信貸資金1.9億元。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已引進120多家吉他及其配套企業,帶動了就業近1.5萬人,吉他年產600萬把,產值近60億元,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產業鏈最全的吉他生產基地和佔領吉他產銷市場份額最多的地區。
貴州正安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工行遵義正安支行供圖
“除了傳統木材,我們還創新開發了太陽系系列的復合型材料,不需要噴漆,也不需要打磨,這樣的吉他耐火防潮,不易變形,也很環保,不但節省了人工,還獲得了市場歡迎和客戶喜愛。”李啟旺說,企業著力於自主研發設備,不斷更新核心技術,提升工作效率。但近年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資金周轉不濟,得益於工行遵義正安支行的金融支持,保障了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每個縣有每個縣的特色產業,我們就圍繞正安的吉他這一特色產業做好文章。”在工行遵義正安支行客戶經理看來,這篇文章既好做也不好做。好做是因為在普惠金融服務上他們已是輕車熟路,上手起來並不困難﹔不好做是因為這裡每家企業面臨的情況不一樣,特別是每家企業受疫情影響的程度不一樣。如何為吉他企業紓難解困,助其發展壯大成為了工行遵義正安支行急需解決的難題。
金融活水精准澆灌
為了加快金融支持的步伐,工行遵義正安支行成立了走訪小組,依托產業園區企業名單,持續開展普惠金融進園區進企業行動,全力推動增戶擴面,實現精准走訪、精心服務。同時,該行還圍繞客戶需求,制定一對一服務方案,在合規前提下,一次性收集好貸款資料,加快貸款上報、緊跟貸款審批、及時投放資金,讓“金融活水”快速、精准澆灌有需求的吉他企業。由於前期打下扎實的基礎,在疫情期間工行遵義正安支行做到了精准服務,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實地走訪企業。工行遵義正安支行供圖
截至2023年1月初,工行遵義正安支行已對15家吉他企業累計發放稅務貸、中小企業信貸通等貸款2000余萬元,助力吉他企業穩定生產經營,得到了當地政府、企業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能見証正安吉他產業越來越好,我們也很高興。”工行遵義正安支行客戶經理說,接下來,工行遵義正安支行將堅定不移圍繞“四新”主攻“四化”開展工作,做好支持“一縣一業”的普惠金融發展計劃,繼續探索“縣域有特色、創新不同樣”的普惠金融路線,支持正安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產業融資業務創新,全力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李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