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五個聚焦”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提質升級

為破解“農村養老服務質量不高,養老工作推進力度不夠”問題,更好滿足全州農村老年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近年來,黔南州圍繞建章立制、設施建設、分類施策、試點示范、市場培育“五個聚焦”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提質升級。
聚焦建章立制,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升級
黔南州印發《黔南州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特困老年人基本救助、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補貼等19項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在國家和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基礎上增加2個項目。全州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數60.7萬人,享受醫療保險待遇170余萬人次。年度共為28.26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免費體檢,為42.84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
黔南州聯合州財政局印發《黔南州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實施方案》,進一步規范了高齡補貼發放范圍、發放方式等,確保高齡補貼惠及全州所有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年度全州累計發放高齡補貼88.81人次,5374.86余萬元﹔發放百歲老人補貼2547人次、58.89余萬元。
此外,印發《黔南州關於做好特殊困難人員集中供養(養老)工作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人員納入集中供養(養老),釋放特殊困難家庭勞動力,促進困難家庭勞動增收致富,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截止目前,全州已有249名困難老年人享受該項政策,享受補助資金500余萬元。
聚焦設施建設,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網絡升級
黔南州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黔南州“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各縣(市)按照每個縣(市)至少打造高標准兜底型和普惠型養老服務機構各1個﹔在城市構建“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在農村推進“一鄉(鎮)一中心,一村一站(點)”建設要求,推動在各縣(市)至少打造縣級標准化特困供養機構1個、鄉鎮標准化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60%以上。目前,已打造縣級標准化特困供養機構7個,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有率達60%。
黔南州在全省率先推進養老服務機構設施示范創建,制定示范創建標准,每個縣(市)每年打造縣級標准化養老機構、街道嵌入式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鄉鎮區域性敬老院、社區養老服務站、農村互助幸福院示范點各1個。2022年,全州共打造示范性農村敬老院12個,示范性農村幸福院12個。
2022年度全州向上爭取中央預算內、地方專債等各類養老服務項目48個,爭取項目資金2.9億元,爭取資金總量達到“十三五”期間總量的97.64%。目前,全州有各類養老服務在建項目68個,有新建項目6個,改(擴)建或者提質改造項目62個。其中農村養老機構18個,農村幸福院16個。
聚焦分類施策,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管理能力升級
黔南州推進所有失能半失能、失智的特困供養對象全部納入機構集中供養。目前,全州共有2278名特困對象實施集中供養,失能半失能特困對象集中供養率達67.5%。為每個集中供養機構明確至少2名縣級民政或鄉鎮包保聯系負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期上門開展健康服務和防疫指導。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工作經費按規定納入財政預算。
全州共有3846名特困老年人實現分散供養,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委托照料100%簽訂協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對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開展1次健康管理服務。鄉鎮人民政府建立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台賬和巡訪探視制度,村(居)“兩委”干部、網格員等協助開展巡訪探視工作,及時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基本生活情況。通過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等,每年至少對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生活照料護理情況開展1次評估。
為做好農村低保對象、低保邊緣人口、防貧監測“三類人員”家庭老年人服務,低收入家庭中因殘疾、罹患重大疾病等導致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收費標准參照特困供養對象集中供養標准執行,經本人獲得低保金等支付后,剩余部分基本生活費和照料護理費由其家庭或法定義務人按30%比例支付,不足部分由縣(市)民政部門通過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方式補足。
聚焦試點示范,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質量水平升級
黔南州採取政府獎補和群眾自籌的方式籌集運行經費,提升站(點)運行活力。獎補貴定縣盤江鎮新街社區運營補貼20萬元,鼓勵支持地方社會組織、協會開展互助養老,盤活村(社區)閑置資產,推進村(社區)建立養老互助組織、協會,建立自治組織運行章程和工作機制。
黔南州創新服務載體,整合社會組織、慈善組織等社會力量協同參與,打通農村互助養老“最后一公裡”。2022新建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36個,截止10月,全州新建19個,其中福泉市實現全覆蓋。目前惠水縣投入40.92萬元購買專業社工服務,開展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等“3+N”民政業務。
全州現有3家醫療機構開辦養老機構,5家養老機構開辦醫療機構,4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毗鄰建設,60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24家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了老年病科,228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中醫館。年內在惠水、獨山等6個縣申報創建基層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試點。
聚焦市場培育,推進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動能升級
黔南州深入推進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工作,全州12縣(市)均開展了“公建民營”改革,引進、培育專業化養老服務企業20余家,對全州43家養老機構實施“公建民營”,市場運營床位佔比達75%,超省定標准15個百分點。
黔南州扎實開展機構備案登記、綜合執法檢查,通過印發《黔南州養老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計劃》,對養老機構安全管理、費用收繳等開展執法檢查。此外,全面深入開展養老詐騙線索摸排,共對268起養老詐騙案件進行立案,破案268起,破案率100%,追贓挽損6600余萬元。
各鄉鎮均設置為老年人提供醫療、社保、民政等服務的線下辦事渠道,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村級便民服務站、金融機構鄉鎮網點等部門結合區域實際,明確幫辦、代辦人員,為農村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全州1463個村(社區)綜合服務站實現全覆蓋,便民事項全部實現“一門受理、一窗辦理”。全州共有便民服務物流網點等3000余個,為老年人提供網上代購、送貨上門等便利服務。(黔南州民政局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