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普梯山寨的“喜事”

2022年12月01日17:5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布依山寨喜事多,

修路修廁修院落。

普梯人民感黨恩,

鄉村振興暖心窩。

普梯山寨。陳湘飚攝

普梯山寨。陳湘飚攝

初冬時節,天空瓦藍,溫暖的陽光洒在層層梯田裡辛勤耕作的人們身上,悠揚的山歌在山谷間回蕩。

“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有活路干,每天都有200塊錢收入,還能照顧老人和娃娃,實在是太好了!”正在拌水泥砂漿的田夢華開心地笑著說。〝村裡正在搞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有30多人在建設工地上干活路哩!”

古樹。陳湘飚攝

古樹。陳湘飚攝

普梯村位於興義市烏沙鎮西北面,與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鎮隔河相望。原是一類貧困村,全村3400余人,是布依族、苗族、彝族、漢族和白族聚居的村寨,布依族佔了大多數。村裡有1400余棵金絲榔樹,最老的已上千年,幾十棟百年土牆房屋,通往雲南的茶馬古道穿寨而過,古樹、古牆、古道賦予了普梯悠久的歷史。2017年普梯村被命名為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古道。陳湘飚攝

古道。陳湘飚攝

今年,在省、州民宗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爭取中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500萬元,撬動其他資金共計1000萬元,對普梯村道、土牆房屋、衛生廁所、庭院、排污系統進行修復改造,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參加家鄉建設。幾個月后,平整的道路、干淨的庭院、優美的環境展現在村民眼前,大家高興萬分,唱著山歌來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院落。陳湘飚攝

院落。陳湘飚攝

“這些年村裡種植了6000畝艷紅桃、2000畝薏仁米、1000畝生姜、1500畝折耳根、500畝辣椒。”當了10多年村黨支部書記的郭成林精細地算著賬。“村級合作社經營三角梅基地70畝、魔芋20畝、黃桃50畝,建有梅花鹿養殖場一個、生態魚塘一個,目前全村人均收入達14500元,村集體每年有將近11萬元的收入。”

村黨支部、村委會班子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50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村裡發展變化越來越大,好事喜事連連,深受村民擁護。全村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幸福感、滿意度非常高。

“過去姑娘急著往外嫁,現在姑娘爭著往普梯嫁,村裡今年有12家辦喜事,有5家聚了新媳婦。我也是從外地嫁到普梯村來的。”村委會副主任李美快言快語。

長桌宴。普梯村委會供圖

長桌宴。普梯村委會供圖

“我家可鬧熱了,老公是布依族、我是彝族、嫂子是漢族,我們家就是一個民族大家庭哩。村裡一個家庭幾個民族的還有不少呢!”李美露出陽光燦爛的笑臉。民族融合的幸福之花早在普梯村悄然盛開。

“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是普梯村年年要過的傳統民族節日。每逢佳節,布依族、苗族、彝族、白族同胞身著民族盛裝,呼朋引伴、踏歌而來,各展才藝,熱鬧非凡。“祭山”時人山人海,“山歌會”接連幾天,歌唱幸福美好的生活。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節日,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繪制了一幅幅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美好圖畫。

“綠水青山成了普梯各族群眾的金山銀山。我們要利用好民族文化、悠久歷史,結合上千畝黃色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編制《普梯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規劃》,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打造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民族宜居田園鄉村,闖出一條民族特色村寨鄉村振興發展之路。”烏沙鎮副鎮長龍帝達對普梯村的發展進行描繪,眼裡充滿了希望。這時遠處飄來一陣動聽歌聲:

榔樹根深干又壯,

黨的恩情永不忘。

共同富裕強國夢,

美好生活萬年長。

(陳湘飚)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