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風採 | 曹海玲:根植熱土講好貴州故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堅
“我正在創作兩部作品,一部是以中共貴州省工委第一任書記林青為原型,首次以地方戲黔劇反映貴州隱蔽戰線驚心動魄斗爭的《無字豐碑》﹔另一部是以南仁東先生在貴州嘔心瀝血構筑國之重器天眼為題材,創作的現代京劇《望星空》(暫名)。”國慶假期,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曹海玲仍忙著打磨自己的新作品。
曹海玲是國家一級編劇、省管專家。作為土生土長的貴州人,她以家鄉為背景,從藝術視角聚焦貴州時代變遷,塑造了一個個堅韌不屈、奮斗進取的人物形象。
為深入挖掘時代楷模、“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的故事,曹海玲和創作團隊歷時兩年,多次住到黃大發所在的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採風調查,深度還原了這位老支書帶領黨員干部歷時36年在絕壁上開鑿“生命渠”的壯舉。
“當年老支書修水渠差錢,就挪用了女兒閏秀准備結婚的錢,導致女兒婚期延遲,最后女兒又意外得病去世,這成為了他心底永遠的痛。”曹海玲回憶。
“我天天到渠上走走看看,就好像是去看我家姑娘閏秀一樣。”時至今日,曹海玲還記得黃大發的這句原話,“這是一名父親埋在心靈深處的親情慰藉。我既要塑造一個英雄黃大發,更要塑造一個有血有肉的老父親。”通過用心用情的精雕細琢,她創作的黔劇《天渠》榮獲了文旅部第十六屆文華大獎提名劇目,其中的唱段還參加了中宣部、文旅部主辦的2019新年戲曲晚會、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
多年來,曹海玲始終堅守從藝初心,創作了以當代“女愚公”鄧迎香為原型的黔劇《臘梅迎香》,以及京劇《錦繡女兒》、舞劇《蝴蝶媽媽》、話劇《出山!》《磅礡烏蒙》《青春百分百》等優秀作品。她兩次榮獲貴州省“最佳編劇獎”,她的作品入選中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中宣部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台藝術優秀展演劇目等。演黔事、發黔音、唱黔景,這些作品生動展示了貴州砥礪奮進、勇毅前行的鏗鏘步伐,以及貴州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面貌。“是貴州這片土地,給了我無盡的創作滋養和靈感。”曹海玲說。
“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非常榮幸,也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曹海玲說,自己將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狀態,忠實履行代表職責,繼續根植這片熱土,用文藝作品講好貴州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