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課后“54321”助力“雙減”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桐梓縣積極探索實施“雙減”有效途徑和載體,結合縣域實際,創新推出課后服務“54321”工作模式。
按照教育部、貴州省教育廳相關文件要求,桐梓縣堅持“五個統一”,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統一作息、統一收費、統一治理,確保課后服務落地落實。並圍繞“紅色”“勞動”“體藝”“地方特色”四門課程開設興趣班或社團,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在婁山關街道婁山關小學內,學生們正在誦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模范人物的事跡。
“今天,我宣講的故事是《巧奪婁山關佔領桐梓》,紅軍在長征途中做出了太多的貢獻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今后,我希望我能宣講更多的紅色故事,讓同學們了解紅軍在長征中途中的感人事跡。”婁山關街道婁山關小學學生夏顯竹說。
桐梓縣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在全縣100余所學校開設紅色課程,通過“讀紅色經典書籍、唱紅色經典歌曲、講紅色經典故事、看紅色主題影片、寫紅色主題征文、演紅色課本劇”的方式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在海校街道燈塔小學,校園內一片歡聲笑語,該校正在開展課后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添上了一筆靚麗的色彩。
在該校的吉他教室裡,一堂有趣的吉他課正在進行,社團的吉他課為孩子們搭建了通往音樂世界的橋梁。
“我以前在電視上看見有人彈吉他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聽到老師說學校有吉他社團時,我立刻就報名啦!”桐梓縣燈塔小學五年級五班學生董婧媛說。
國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和驕傲。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情,陶冶他們的情操,該校成立了國畫社團。
“我以前很喜歡書法,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國畫,被它深深的吸引,然后就買書回家自學,當學校開設了國畫社團,我毫不猶豫的加入了,在這裡老師教會了我許多技法和畫法,我的國畫水平大有提升,現在我畫的畫越來越好。”海校街道燈塔小學六年級七班學生方乾旭說。
桐梓縣各校還制訂了“一校一案”,結合地方特色開設地方課程。花秋鎮中心學校將非遺項目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改革、課后服務、體藝實踐中,讓非遺“活”起來、孩子“樂”起來。
每天下午時分,花秋鎮中心學校嗩吶社團的同學們便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嗩吶吹奏,伴隨著老師的手勢,同學手持嗩吶、氣沉丹田,吹響了音色粗獷、厚重、洪亮的聲聲嗩吶。
“一開始我覺得學習嗩吶很難,但后面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嗩吶的來源、發展,教我們怎樣吹奏,我覺得很有趣,就喜歡上了吹嗩吶,我現在已經能吹一些簡單的歌曲了。”花秋鎮中心學校學生鄒堋鵬高興地說。
為進一步壯大課后服務師資力量,提高服務質量,桐梓縣還發動全縣在職教師參與到課后服務中﹔聘請文藝界課后服務志願者參與課后服務﹔組織政治思想過硬、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擔任課后服務特色課教師,全面保障課后服務學科輔導質量。
同時,桐梓縣還推出課后服務“4+N”模式,體育活動、經典誦讀、規范書寫、藝術素養和學校自選課程。結合書香校園、優美圖書角創建,推進新課標指定書目閱讀活動,實現人人有書讀,校校有書聲﹔並根據各校校情、學情自主開展足球、籃球、校園運動會等活動,全面踐行“外健體魄,內增涵養”總體思路。
據了解,桐梓縣以推進課后服務、落實“雙減”政策為契機,加強對勞動觀念、審美素養、體育意識等方面的引導,提升學生對生活中真善美的認識、理解和尊重,全面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五育融合”助力實現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遵義市人民政府網 陳亞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