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荔波:厚積薄發拼干勁 奏響人才強縣“最強音”

2022年09月05日10:2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人才蔚,事業興。近年來,荔波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著力在“引、育、用、留”上下功夫,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奏響人才強縣“最強音”,為荔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翼生輝,跑出荔波跨越發展的加速度。

高質量“引才” 多措並舉集聚人才智慧

栽得好梧桐,自有鳳來棲。人才引進,政策是吸引力,荔波縣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理念,圍繞人才引進培養、薪酬待遇、保障機制等方面,結合實際出台《荔波縣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范圍、途徑、保障三項舉措,著力構建高層次人才引進“一站式”服務機制,給予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安排一套人才公寓,免租使用。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荔波縣區域內購置首套商品房用於本人居住的,按照不同層次,分別發放20萬元、10萬元、5萬元不等的購房補貼,同時協調解決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現實問題。三年來共引進碩士研究生18人、急需緊缺專業人才88人、鄉村振興人才48人,進一步優化了荔波人才結構。

“逐夢惟篤行,奮斗正當時。2021年一次偶然的機遇,在荔波政府官網看到了引才政策,通過選拔,讓我有幸成為一名‘荔波人’。”楊武勝是貴州鬆桃人,目前在荔波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作為碩士研究生的他在2021年通過荔波縣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正式加入荔波大家庭。

圖為荔波縣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現場。

圖為荔波縣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現場。

剛開始,隻有楊武勝帶著兩個孩子到荔波工作,妻子在貴州應用技術學院工作,夫妻兩地分居讓他無法安心工作和照顧孩子。后來在組織的協調與幫助下,為他的妻子在荔波安排了工作,解決了他的妻子就業問題。同時,為楊武勝一家人安排了免費住房,解決了他的住房難題,並幫助解決他兩個小孩的在荔波的入學問題。“荔波縣委縣政府為人才的引進不斷完善制度保障政策,同時為我們搭建了學習交流平台,這些強有力的舉措,讓我沒有了后顧之憂,我在荔波安了家,以后可以安心在荔波工作了。”楊武勝說。

圖為楊武勝一家入住荔波人才公寓。

圖為楊武勝一家入住荔波人才公寓。

“讓楊武勝一家人在荔波安了家”是荔波引才成效的一個縮影。

常態化“育才” 多管齊下提升人才水平

人才成長,離不開肥沃的土壤,“土肥水美”,成長才會茁壯。在加大引才力度的同時,荔波科學育才,促進人才提質,為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圖為正在楊麗名師工作室探討的成員。

圖為正在楊麗名師工作室探討的成員。

“很榮幸,能入選‘甲秀之光’計劃。沒想到,工作十年后,還能返回校園學習,這是我夢寐以求的。”魏祖劍是荔波縣水庫保護服務中心的年輕骨干,2021年經荔波縣委人才辦推選作為貴州省“甲秀之光”訪學計劃學員赴貴州大學研修水利水電專業。  

2012年,貴州遵義青年魏祖劍從沈陽農業大學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畢業后,通過特招來到荔波。雖然魏祖劍想方設法鑽研專業知識,基本掌握了骨干水源工程建設程序,但“學到用時方恨少”,在實際工作中,他還明顯感到自身不足。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經常交織著地質、物探技術、金屬結構等方面知識,自身知識結構還有很多欠缺。剛好利用好此次研修,結合基層工作以及經常遇到的問題,選修材料力學、水工建筑物、水利機械、地質等課程,不斷提升知識儲備和業務能力。“研修以來,我認真聽課、做筆記,參與實踐課程,充分利用培訓機會提升自己,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與技能,對我有很大幫助。學成后,我將立足崗位,運用所學,更好地服務荔波縣水利工程事業。”魏祖劍說。

圖為段小名醫工作室。

圖為段小名醫工作室。

近年來,荔波深化東西部協作,以“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為導向,緊貼教育、醫療方面人才需求,共選派124名教師、52名醫療衛生人員到廣州白雲區跟崗鍛煉。通過學習發達城市的先進專業技術、管理模式及制度理念,有效提升了荔波整體醫教水平。同時,鼓勵在職干部多渠道、多層次提升學歷,推薦高素質技能人才作為訪問學者到省內外高校與科研院所訪學研修。截至目前,全縣共有5人通過學歷提升拿到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在讀研究生7人,在讀博士2人,外出訪學研修1人。

定制化“用才” 搭建平台釋放人才活力

“人盡其才則百事興”,用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在楊麗名師工作室裡,成員們正圍繞著“布依族民俗文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課題開展熱烈研討。楊麗名師工作室成立於2021年4月,領銜人是來自重慶巴南的楊麗,現任荔波高級中學生物教研組長、荔波縣初中教研共同體生物學科中心教研組顧問。多年來,她一直堅守在高中生物教學一線,她的課堂生動有趣,教學風格獨樹一幟,多次獲得州、縣優質課比賽一等獎與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

“很榮幸成為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組織為我們搭建了很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和提升自我的平台。同時也已經規劃好以教學、科研、培訓為核心,融科學性、實踐性、研究性於一體,樹立教師現代化教育的科學理念,將更多的傳統模式轉變為適合新時代特色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而輻射推廣的發展方向。”楊麗說。

問診、把脈、看舌苔、開藥方……在位於荔波縣中醫院的段小平治未病名醫工作室裡,段小平正耐心地為前來就診的患者號脈問診。每周一,他在名醫工作室固定坐診,不少患者慕名而來。

自從名醫工作室創建以來,他變得更加忙碌,段小平帶領工作室團隊,致力打造荔波中醫特色品牌,發揮傳承和發揚民族中醫文化的作用,結合傳統中醫手段來幫助改善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著眼荔波本地一些藥材特點、民族文化、民間中草醫治經驗等,挖掘研發治未病特色診療新技術。在生產中醫產品、加強與旅游產業融合方面進行探索。目前,工作室已經生產了香包、枕頭、膏方、浴包、三伏貼等產品,積極推廣中醫藥健康服務。

荔波縣積極創建人才干事創業平台載體,為人才“搭梯架橋”,通過建設一批組織健全、活動豐富、制度完善、成效明顯的“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不斷提升全縣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目前,已成功打造出7個名師工作室、2個名醫工作室、2個名家工作室。

人性化“留才” 用心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利才之事,絲發必興。引才是“入門”,留才是“根本”,為了更好留住人才,荔波敢於破除藩籬、勇於革新,圍繞提高人才服務水平,緊密對接人才需求,在努力打造社會保障“硬條件”的同時積極構建栓心留人的“軟環境”,進一步健全優質高效的人才服務體系,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通過建立領導干部直接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深入開展談心交心,了解各類人才需求與推出“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全方位、多維度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有效激發全縣各類專家人才干事創業的活力和動力。

圖為韓然勤在田地檢測農作物生長情況。

圖為韓然勤在田地檢測農作物生長情況。

2012年,河北晉州人韓然勤從廣西大學研究生畢業后,通過特招進入荔波縣農業農村局,成為植保站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剛開始,還未正式報到入職的韓然勤擔心遠離家鄉進入到陌生的環境后會感到迷茫、無助和諸多不適應。可當她正式踏上荔波這一片熱土之后,得到了組織的關心與幫助,享受了荔波禮遇人才的相關待遇,感受到了荔波在留住人才的用心用情,最終堅定了她留下來的決心。10年來,從植保站到脫貧攻堅一線再到縣農機中心,她一步一個腳印,充分運用專業所學,積極發揮好農技人員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在農業系統逐漸成長起來,現在已提拔為荔波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在今后工作中必當立足工作崗位,發揮專業特長,用心、用情、用力工作,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用出色的工作回報荔波人民的期望,為荔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韓然勤說。

荔波,一片充滿激情的創新創業熱土,正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引才聚才、用求賢若渴的心態重才用才、用筑巢引鳳的實招留才育才,將縣內外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匯聚到全縣各項事業中來,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証和智力支撐。(文/圖 歐陽明、蒙莎莎)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