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觀賽參賽,村民擔主力﹔瓜果牛羊,獎品接地氣﹔貴州省台盤村——

一個村辦籃球賽為何人人愛(一線調研·關注基層體育)

本報記者 蘇 濱 陳雋逸
2022年08月29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黔東南,山連山。此間的台盤村近來因辦在村裡的籃球賽而備受關注。

從早上到凌晨,現場球迷總有萬人規模﹔哪怕已至午夜,網絡直播觀眾仍能以十萬計。因為賽場氛圍熱烈,有人將之與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做比,“村BA”之名不脛而走。

村中籃球賽,為何能吸引如此關注?尋常小山村,如何將比賽辦出名堂?籃球賽出名后,給村子帶來哪些變化?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走進了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腹地的台盤村。

當傳統活動遇上新媒體

籃球賽是村裡慶祝農事節日的重頭戲,比賽視頻因氛圍熱烈引來全網關注

台盤村是台江縣台盤鄉行政村,村黨群綜合服務中心門外,有兩塊露天標准籃球場,一面臨街,另三面有階梯式看台,最高處有21級。

這就是村裡的“網紅球場”。鏡頭中,賽場景象令人驚訝:看台座無虛席,不少人自備馬扎、板凳﹔前排的席地而坐,身后的踮腳張望,更有人搬出梯子、踩上凳子﹔當地特有的斗牛號子“嗚——嗚——”響徹全場,夾雜著敲擊鑼鼓甚至鍋盆的助威聲、帶著濃濃鄉音的現場解說聲……環場四顧滿滿當當,氛圍堪比職業賽場。

“透過視頻也能感受現場的熾熱氣息”“西南山間竟有這麼好的賽場氛圍”……十數天裡,村裡籃球賽的故事全網刷屏,瀏覽、點贊、評論持續升溫。有人專程前來直播,各類媒體跟進報道,“村BA”甚至揚名海外。

所謂“村BA”,其實是村裡的傳統活動。台盤村272戶近1200人,多為苗族。農歷六月六,是當地苗家農事節日“吃新節”。按慣例要辦斗牛、賽馬、吹蘆笙、唱苗歌等文體活動,籃球賽則是傳承已久的重頭戲。

“台江縣有9個苗族支系,逢年過節,十裡八村各自辦賽,相互參賽、觀賽。”47歲的村民楊光炳說,“據說在1950年,村裡就有籃球場。農忙晒谷子,農閑打籃球,人氣一直不低。”

過街穿巷,老球場現身於兩棟民房之間。水泥地面上的標線已經模糊不清,村裡木匠手做的籃板擺在一邊。在這裡,楊光炳打小跟著父輩練球,年輕時代表村子參賽,直到歲數漸長,再難適應比賽強度,轉而成為場邊的觀眾、孩子的教練。村裡籃球人口不斷增長,老球場也漸漸不敷使用。2016年,村委會牽頭、鄉親們出力,標准球場建成投用,籃球賽也就此規模化,從縣內村寨參與到如今省內各地參賽。

時光流轉,當年的民間高手成了如今的鐵杆球迷,新球場陪伴著新生代球員和觀眾成長。對於鄉親們,“村BA”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又太常見的內容。

辦鄉親都能參與的球賽

村民自主辦賽,本鄉本土的選手、深度沉浸的體驗,讓村賽總是不缺喝彩

7月20日,“吃新節”籃球賽女子組、少年組、中年組、村村組和自由組5場決賽輪番上演。

看球的人一如既往的多。老大爺自鄰村步行7公裡遠道而來﹔小伙子從五金店借來人字梯登高而望﹔兩夫妻為佔個好座位,頂著日頭輪流撐傘等待﹔母子倆沒擠進球場,借用村委會電腦收看直播……比賽從上午打到凌晨,大伙也從清早守到夜半。

“村裡不少娃正讀中學,所以今年比賽延遲了些。”參與比賽組織工作的岑江龍說,“176支參賽隊,從7月12日打到20日,有的比賽隻能凌晨開場。”

村民自主辦賽,是“吃新節”籃球賽的傳統。村裡成立了籃球協會,岑江龍正是會長,帶著年輕人擔起組織工作:有人對接報名球隊,有人採購體育用品,有人擔當裁判,有人現場解說,有人負責計分,有人維持秩序。

球員主要來自各村寨。42歲的李正恩是台盤村隊主力,平時在外務工,過節總要返鄉參賽,這次他參加了村村組和中年組的比賽。球隊最終止步四強,李正恩一邊當觀眾,一邊幫忙維持賽場秩序。24歲的朱光華來自銅仁市,在自由組比賽中遭遇一輪游。他打定主意明年再來,“黔東南不少村子都辦賽,但台盤村年年不落,還是少見。”

比賽裁判也多是本地居民。“主場辦賽,關鍵是吹罰公平公正,人家才願意再來。”31歲的吳小龍是台江縣城關二小體育老師,在村裡執裁已有15年。鄉裡鄉親,講究傳幫帶,村裡裁判已有十幾人,還常到鄰村吹比賽。

“太陽上山唱一回,太陽下山也不回,叫上月亮來作陪,東南西北,生活有滋味……”中場休息,山歌響起,楊光炳的妻子蔣志梅帶著苗家啦啦隊登場表演。頭頸的銀飾隨著舞步叮當作響,觀眾也隨著音樂打起節拍。有時,中場休息還設游戲環節,婦女兒童投籃中的,即可獲得飲料、西瓜或者豬腳,獎品多是當地特產。“主要是活躍氣氛,讓觀眾深度參與。”岑江龍說。

從競賽組到氣氛組,村民包干到位、有模有樣。本鄉本土的民間高手、深度沉浸的賽事體驗,讓“村BA”總是不缺喝彩。

好氛圍引來高級別賽事

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辦進村裡,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獎品有黃牛、香羊、小香豬

因為籃球氛圍好、辦賽水平高,7月30日,台盤村又迎來一項重要的籃球比賽——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

“‘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是貴州第一個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的大型體育賽事。比賽從村級一直打到省裡,在省內參賽人數最多、運營周期最長。”貴州省體育局群體處工作人員劉上博介紹,截至8月16日,賽事在各市州覆蓋2624個村鎮、進行5457場次,共有30438人參加。

這一次,賽事組織由體育部門接手,比賽保留了“吃新節”籃球賽的味道——既有“專業范”,也透著“原生態”。

“參賽隊員必須是本地農村戶口,本地務農的,做小生意的,還有外出務工、特意趕回來的。”岑江龍說,球場仍然不收門票,裁判也多是村民,啦啦隊依舊表演民族特色舞蹈,解說員在普通話和方言之間不斷切換……8月2日比賽結束,第一名獲獎黃平黃牛一頭,第二名奪得榕江塔石香羊兩隻,第三名則領到從江小香豬兩頭。

貴州素有籃球傳統,最早可追溯至1908年。近年來,省內體育場地數量增長明顯,為舉辦“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提供了堅實基礎。據貴州省體育局數據,截至2021年,全省建成城市街道室內外公共健身設施15478個,鄉鎮、行政村(社區)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6437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06平方米。

黔東南各市縣的16支參賽隊,在台盤村進行了4天27場比賽。據台盤鄉政府初步統計,場均現場觀眾超過1.5萬人,每天未能進入現場的群眾超過1萬人。各平台網絡直播的累計觀看人次上億。

這一番熱鬧景象,足以給人美好預期:以“美麗鄉村”之名,讓“村BA”在各地開花結果,更好滿足鄉親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鄉土活力。

台盤村迎來發展新課題

加強體旅融合,把籃球賽的招牌“打”出去,把台盤村的致富路“賽”出來

8月9日晚,台盤村籃球場又迎來新一輪較量——佛黔協作籃球交流賽。來自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男、女籃球隊與當地球員進行了多場友誼賽。

“嗚——”籃球進筐,看台上響起熟悉的歡呼。楊光炳忙放下手中活計,探著身子望向賽場。他和蔣志梅在壩子上擺起粉面攤位,既做生意又當球迷。“吃新節”籃球賽打了8天,兩口子擺攤淨利潤三四千元,高於平時打工所得。

據台盤村黨支部書記張壽雙介紹,“吃新節”籃球賽期間,村裡規劃近500個攤位,接待游客4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54萬元。辦比賽、迎客流、促增收,村裡的餐飲、住宿,在“村BA”走紅前就已經發展起來。張壽雙說,2021年台盤村人均收入超過1.3萬元,“比賽帶來的收入佔大頭”。

“既能促團結,又能富口袋!”吳小龍說,大家的辦賽意願和由村民捐資的辦賽支出,都“水漲船高”。據介紹,早年的比賽獎品是一面錦旗,后來升級為大米和球衣,到如今獎品變獎金。今年,少年組冠軍獎金3066元,最高的自由組達到20066元——金額零頭寓意“六月六”。

來自台江縣投資促進局的駐村第一書記張德,今年第一次深度參與“村BA”:“吃新節”前,村委會要審核、備案村籃協的辦賽方案﹔比賽期間,村干部要組織縣鄉村三級200余人的志願服務隊﹔“村BA”出名后,大伙想到注冊商標,張德負責聯系市場監管部門,“如果能成,可以整合賽事、旅游資源,打造村裡的品牌!”

張壽雙相信,“村BA”還會帶來更多機遇:“村裡希望以此為契機,辦好籃球賽,也跟周邊村鎮聯合,發展旅游項目。”8月23日,村民大會召開,大家一致同意,先從新球場改造做起。張德介紹:“加蓋更衣室、洗手間、媒體室,拓寬通往看台的通道,以此升級球場功能、改善村容村貌。”

村裡體旅融合的想法也得到了地方的認可。“縣裡有說法,積極探索建設鄉村體育旅游綜合體,培育鄉村文化、體育休閑、賽事旅游等,加強體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台江縣體育中心主任張斌說,“想辦法把‘村BA’的招牌‘打’出去,把台盤村的致富路‘賽’出來。”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9日   第 13 版)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