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黔山時評

探出新路子 過上好日子(觀象台)

陸婭楠
2022年08月10日08:3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抓住市場消費升級的大機遇,誰能把握潮流趨勢、刺激潛在需求,誰才能在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中取勝

翻看中國服裝業的半年報,“衣櫃裡永遠少一件衣服”定律似乎失效了。上半年,全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為6282億元,同比下降6.5%。

今年以來,遭遇需求收縮與供給沖擊的雙重壓力,服裝業的日子不太好過。上游原材料價格大漲,制造環節既要復工穩崗,又要化解勞動力成本壓力,下游則需應對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超預期沖擊。這種罕見的壓力,從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裡可見一斑:美邦、太平鳥、歌力思等大品牌,企業上半年利潤均預計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將行業觀察的周期拉長,就會發現中國服裝業已承壓多時。從2018年開始,中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市場增長遭遇了瓶頸期,不少時尚品牌相繼關閉門店。

那麼這是否說明中國服裝市場已經飽和,並即將邁入衰退期呢?

仔細觀察,產業不乏佼佼者:特步、361度等運動品牌利潤高速增長,戶外品牌牧高笛預計上半年盈利翻倍,世界知名運動品牌露露樂蒙加速在中國布局。

同樣的市場,透過變量看常量,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的趨勢沒有改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沒有減弱,中國消費市場的發展潛力依然巨大。就像露露樂蒙在財報中所言,“盡管中國的一些城市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但該市場的銷售額仍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過去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六成。”中國市場的高成長性有目共睹。

同樣的周期,利用差異找差距,中國服裝業缺少的不是需求,而是有效供給。以羽絨服為例,我國羽絨服產量從2016年的3.34億件下降到去年的1.26億件,產能減少了約60%,其間不少人認為羽絨服市場難見增長。然而,通過苦練內功,轉型升級,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858億元增長到去年的1562億元,增長了近一倍。國產羽絨服品牌波司登則實現連續5年復合增長率達39.4%,創歷史新高。不少國際高端品牌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不斷加大在華銷售。當國人更加注重高品質、個性化的消費體驗時,誰能把握潮流趨勢、刺激潛在需求,誰才能在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中取勝。

換言之,外部環境變了,內在需求變了,探出新路子,把供給端的短板補足、弱項夯實,企業才能過上好日子。

新路子在消費者的煩惱裡。滿足女性消費者對於健康舒適的高要求,降低尺碼決策焦慮,無鋼圈、一碼通的內衣品類快速崛起﹔搶抓冰雪運動熱的機遇,以滑雪為核心品牌基因的迪桑特增長迅猛……這些生動的案例都有力証明消費升級中蘊藏無限市場潛能。向下游找問題,化解消費者的痛點、填補市場的盲點,讓需求牽引供給,增強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配性,企業才能順應潮流成主流。

新路子也在生產者的困惑裡。普通T恤、針織衫產能過剩,但反復洗滌后依然防蚊抑菌的衣褲、高溫暴晒下速干酷爽的制服、無需漂染卻色彩艷麗的生態印花等產品,甫一問世就供不應求。企業產品從“大路貨”升級到“搶手貨”,離不開面料的攻關、纖維的研發、紡織機械的迭代。向上游求答案,突破企業轉型的難點、暢通產業升級的堵點,讓創新優化供給,提升供給對需求潛力的刺激,企業才能打破困局開新局。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抓住市場消費升級的大機遇,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中國紡織服裝業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0日   第 18 版)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