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退役軍人勇當鄉村振興主力軍

近年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通過選拔一批優秀退役軍人進入村(居)班子、幫助一批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組建一批退役軍人志願者服務隊等方式,引導鼓勵退役軍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勇當鄉村振興主力軍。
7月28日,記者來到印江龍津街道大石村,遠遠看見退役軍人石黔閩修建在公路邊的養殖場,在簡陋的辦公室裡,他正在聚精會神的學習養殖技術。
一名退役軍人為什麼會選擇這裡發展養殖呢?
石黔閩於2007年入伍,2012年退役,曾做過三年輔警。看到家鄉的土地資源豐富,很多老人又找不到活干,便萌生發了發展養殖的想法。2016年,石黔閩投資40余萬元修建養牛場,開挖、流轉60多畝土地種草,解決當地10多名群眾就業。
54歲的楊正強從開挖土地開始就一直在養牛場務工,就近務工不僅解決了他的收入問題,也給了他更多時間料理家務。
2021年,由於過硬的政治素質,較強的工作能力,石黔閩獲得群眾高度的認可,被推選為大石村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帶著全村群眾的重托和期望,石黔閩結合當地實際,繼續管護、發展好現有產業,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優勢產業,重力打造1000畝優質大米基地,並將它品牌化,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石黔閩愛崗敬業,勇挑重擔,處處帶頭示范做榜樣,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深得全村干部群眾的信賴和稱贊。“石支書自從擔任支部書記之后,舍小家顧大家,盡心盡力為村民服務,每時每刻把村民放在第一位,不管是村陣地建設,還是產業發展,都是親自帶頭、沖鋒在前,他作為一名退役軍人,真是退伍不褪色。”龍津街道大石村黨支部副書記吳會軍對石書記稱贊不已。
同為退伍軍人的田毅,從小生活在紅色革命老區,耳濡目染紅軍長征的故事。2012年田毅退役選擇在木黃會師紀念館做一名講解員,去年當選木黃村黨支部副書記后,又成為了村裡鄉風文明的宣傳員,深入群眾家中,來到會師廣場,講紅色故事,宣傳鄉村振興20字方針,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好風尚。
田毅把紅色文化和鄉村振興結合,聲情並茂地講解,獲得群眾連連稱贊。“他講得好,我們聽得懂,我們要講衛生,要講團結。”木黃村村民楊昌娥興高採烈地說。
近年來,該縣通過選好基層組織“帶頭人”、育強產業發展“領頭雁”、組建文明鄉風“宣傳隊”,積極鼓勵和引導退役軍人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中挑大梁、唱主角,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
目前,全縣共推選退役軍人138人作為鄉村振興“帶頭人”,覆蓋120個行政村,服務群眾近12萬人﹔退役軍人創辦領辦企業132個,帶動300余名群眾穩定就業﹔組建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395支,深入村寨宣傳鄉風文明,促進鄉村振興。(印江縣人民政府網 田林、任婧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