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蘇濱

貴州仁懷優化產業布局、推動融合發展

依托特色 富民強市(走進縣城看發展)

本報記者 蘇 濱
2022年07月28日08: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將發酵好的糟醅裝進甑子,打開蒸汽閥門,伴著縷縷醬香,白酒緩緩流出……貴州省仁懷市一家酒企的生產車間裡,正進行今年第五輪次取酒。“這是剛取的酒,酒體比較干淨,細品之下有醬香味兒……”游客鄭偉一邊聽講解,一邊拍照記錄:“白酒怎麼釀造,估計大多數人都一知半解。下回我想帶家人來,讓他們也多多了解傳統技藝。”

近年來,仁懷市獲得一系列榮譽:全國百強縣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在這裡,一幅百姓富、生態美的畫卷正徐徐鋪展。

“以醬香白酒為首位產業,狠抓主導產業、龍頭企業、產業鏈條和生態環保等,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仁懷市市長李穎說。

仁懷發展壯大酒產業,優化產業布局,逐漸實現“數量從多到少、規模從小變大、布局從散向聚”的變化。同時,仁懷加速延伸產業鏈條,完善電商、倉儲、包裝、物流等配套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僅酒盒、酒瓶等包材相關企業(個體)就有2842家,白酒生產與銷售產業實現就業15萬人以上。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值582.35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6.8%。

早晨八九點鐘,在壇廠街道,身穿統一工裝上班的人們沿著道路漸次聚攏,家住枇杷社區的陳清波便是其中一員。“以前,一個月拿3000塊錢,現在工資翻番,有奔頭。”2017年,看到貴州賢俊龍彩印有限公司招工,陳清波報了名,5年間從學徒工成長為技術骨干,當上了車間主管,“公司還組織我們到深圳學習培訓。在這裡,隻要肯踏實學,都有上升空間和機會。”

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仁懷在發展壯大白酒產業的同時,持續推進廠區管網改造、廢水應急池建設、污水處理廠擴容升級等系列工程。目前,全市建有8座白酒廢水集中處理廠,實現核心產區工業廢水收集處理全覆蓋。同時依托劃定的赤水河流域保護紅線,嚴格落實防污治污,嚴把項目建設,做好仁懷段的生態恢復與保護。

“我們投入5000多萬元進行改造升級,廢水處理能力提高到每天3000噸,處理后的廢水能達到行業規定的最高標准。”在茅台鎮石火爐白酒廢水處理廠,現場負責人李四維指向排水口,介紹新變化,“我們還自主研發了超濾、納濾系統,排水口間隔15分鐘取一次樣,結果隨檢隨報,一旦發現異常,馬上檢查處理。”

隨著赤水河流域生態改善,以酒文化為載體,仁懷探索酒旅融合新模式,先后改造建成楊柳灣商業街、1915廣場、茅台白酒一條街等一批景觀景點。同時結合紅色資源,陸續推出6條精品旅游線路及赤水河流域生態游產品,提升游客體驗。

走進茅台鎮1915廣場,一家特色小吃店食客盈門,店主張敬州正忙著招呼客人。“暑期是旅游旺季,不少游客喜歡來這兒吃碗冰粉,消暑解饞。”張敬州說。

47歲的張敬州10多年前遷來茅台鎮,曾經營一家粉面小店。近年來,隨著當地生態環境改善和基礎設施完善,旅游業日漸興起,他看准時機將店面改成特色小吃店,一年淨賺10多萬元,“政府還以補貼方式支持片區店面統一裝修,人氣肯定越來越旺!”

2021年,仁懷共接待游客769.71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293.5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9.47億元。旅游業正成為仁懷又一支柱產業。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8日   第 13 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