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打造“家門口”的公益暑托班

“我到環衛上班,每天早出晚歸,每年寒暑假都是讓我最頭疼的時候,家裡有兩個孩子無人看管,作業也無法輔導,我又不放心讓他們單獨在家。現在小區開設了‘希望小課堂’,既能輔導作業又能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真真切切解決了我們后顧之憂。”在江口縣雙江街道竅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群眾郭阿姨說。
為了解決青年職工家庭和特殊困難家庭未成年子女暑假期間看護難的問題,讓青年職工安心工作,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江口團縣委充分發揮共青團服務青少年職能,在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希望小課堂”、青年之家等團屬陣地,推進愛心暑托班項目的開展,並依托江口縣大學生春暉志願服務隊、“三下鄉”隊伍等為孩子們送上別開生面的暑期生活。
竅灣安置點“希望小課堂”班開展興趣愛好輔導。楊蕾攝
溫暖的陪伴、極具特色的課程,“家門口的公益暑托班”滿足了孩子成長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需求,通過給孩子們提供“授課+托管”相結合的公益性暑期托管服務,打造“政府支持+志願者參與+校地協作”的暑期托管模式,培養孩子興趣,激發潛能,收獲成長,同時也極大地緩解了暑期家長工作忙,對子女照顧不周的難題,真正將實事好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江口縣大學生春暉志願服務隊負責人楊雪梅說,今年暑假我們一共派出了2支支教隊伍,24名支教成員,分別在竅灣安置點和江口縣青年書吧開展支教活動,在課程上設置了手工課、音樂課、美術課和實驗課,低年級段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為主,高年級段是注重知識性加趣味性的結合。
暑期愛心托管班上志願者正在開展興趣愛好輔導。李文艷攝
在德旺鄉,來自廣東科技學院的“三下鄉”支教隊員,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在德旺鄉福旺小區和壩梅村開展支教活動,從孩子們身邊的事物作為課程切入點,逐漸深化課程主線,開展保護梵淨山法律知識宣傳活動,引導孩子們認識國家保護動物,增強青少年保護動物的法律意識。
在凱德街道梵瑞社區,由北京理工大學、貴州師范學院以及江口縣梵瑞社區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暑期課堂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教育引導易地搬遷孩子全面發展。
在梵瑞社區安置點北京理工大學志願者開展“希望小課堂”。龔敏攝
近年來,江口縣積極探索調整“希望小課堂”“公益暑托班”辦學模式,由原來的分散式小規模辦學,到精准對接各校需求發展支教活動,公益暑托班充分發揮返鄉大學生的知識豐富、思想活躍、充滿活力的優勢,達到社會協同育人效果。2022年暑假,共開展了5期,惠及學生200余人。
江口團縣委書記吳靜表示,下一步,團縣委將不斷探索完善,服務青少年發展的多元化平台,讓少年兒童成長的服務更深入,更多樣化,讓青年參與社會服務的渠道更暢通,擁有更多途徑。(肖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