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花溪視窗>>新聞資訊

花溪區高坡鄉:“43445”多舉措推進農村“五治”,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2022年07月25日17:03 |
小字號

自農村“五治”工作開展以來,高坡鄉嚴格按照市、區相關安排部署,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目標,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面推進“五治”工作走深走實。

花溪區高坡鄉扎實推進農村“五治”,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花溪區高坡鄉扎實推進農村“五治”,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一是做好“清、建、管、用”四篇文章,繪就“治房”新藍圖。一是全面“清”。通過拉網式、地毯式大排查,摸清全鄉自建房等情況,建立動態管理台賬,結合農房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制定一樓一策,精准分類處置。經排查,我鄉現有自建房7507棟。二是規范“建”。編制村庄規劃圍繞現有村寨范圍新增宅基地用地,制定高坡鄉農村建房管理機制,精簡規范審批流程,嚴格落實“一戶一宅”標准,對符合建房條件的農戶做好老舊房屋拆除工作。目前,我鄉已有145戶農戶提出建房申請。三是創新“管”。推進存量老舊危房分類銷號,確保農房安全,通過“四個一批”提高房屋、土地利用率。截止目前,我鄉老舊危房現已拆除95棟﹔今年以來累計治理違章建筑50處,拆除違建面積5542平方米。四是高效“用”。堅持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通過省農村資源資產權益交易中心,將農村閑置農房轉讓和出租,結合旅游發展情況,在部分區域通過村集體與閑置農房戶主共同入股,整體規劃盤活閑置農房打造民宿等旅游產業。目前已開展擾繞村試點工作。

高坡苗族鄉龍雲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到村組召開五治工作宣傳壩壩會

高坡苗族鄉龍雲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到村組召開五治工作宣傳壩壩會。

二是抓好“飲污黑”三水同治,開啟“治水”新篇章。一是抓“精度”。全面摸排轄區內人飲水、黑臭水體、污水治理現狀,建立三本台賬,做到“三水”現狀清晰,情況掌握精准。二是抓“溫度”。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小組會和“壩壩會”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全面開展走村入戶行動,做細政策解讀,統籌做好在選址規劃、進場施工等方面與“治房”“治廁”工作的有效銜接,筑牢“治水”工作群眾基礎。三是抓“強度”。按照工作時間節點明確各階段工作任務,持續強化“廁水同治”,做到人飲安全有保障、黑臭水體無增加。截止目前,高坡鄉已實現安全飲水全覆蓋,黑臭水體全清零。建成污水治理點位6個(覆蓋6個村7個自然寨),在建點位23個(覆蓋29個自然寨)。

三是算好“四分”加減法,提升“治垃圾”新效能。一是源頭垃圾分類減量。全面按照“五點減量法”對農村垃圾進行分類處置。四月份以來,我鄉垃圾減量約在50%左右。二是垃圾收運分類等量。根據四類垃圾處置情況不同,我鄉分別與京溪公司、黔鷹公司、貴陽物質公司合作,三家公司分別清運我鄉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各“一村一點”收集到的可回收物由我鄉小偉廢品回收統一收購處置。三是設施設備分類增量。按照不同用途增設收、轉、運、處相關設施設備。目前,已建成“一村一點”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暫存點17個,設有其他垃圾收集桶157個,其他垃圾收集斗123個,示范村匹配戶內分類垃圾桶700個。四是衛生保潔經費支出分類減量。創新推進“共享村寨”建設,以“村集體+合作社”模式,對存在經營行為的本地或外來商戶進行垃圾有償清運,相關費用專項用於“治垃圾”工作。

四是練好“望聞問切”四診法,發揮“治廁”新功效。一是“望”准底數。按照“規劃先行、生態優先”的原則,扎實開展摸排核校,建立旱廁戶、無廁戶治理台賬,並根據農戶廁所現狀做好分類,對全鄉現存的2170家旱廁戶、165家無廁戶精准制定新建、改建措施。二是“聞”清民需。堅持以民意為導向,抽調鄉、村干部組建19個工作組進村入戶,全面了解村情民意,收集群眾訴求。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地採取散戶單建、多戶聯建等方式進行旱廁改造、拆舊建新,扎實推進“小廁所,大民生”工程。三是“問”明症結。暢通信息反饋渠道,按照“無地盤修建、農戶個性化需求、選址不合理、不願意、整戶外出”等問題分類梳理,成立專班逐戶研究、對症用藥,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問題解決到位。四是“切”出良方。通過主要領導帶頭入戶,聯系領導下村督導,鄉、村、組干部全員參與、分工協作,有序、高效推進基坑開挖、成品化糞池安裝、材料轉運、廁屋建設等工序銜接。目前,全鄉19個村首廁示范戶已全部建成,全鄉動工1925戶,完工1458戶。

五是用好“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引領“治風”新風尚。一把尺子量到底。全鄉19個村統一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標准,除按照上級部門要求的“3、50、15”標准外,結合我鄉實際制定紅白喜事餐標不高於400元/桌,結婚彩禮不超3萬元等細節規定。宣傳、治理二個方面相互推進。以苗漢雙語廣播、村組“壩壩會”、線上宣傳動畫短視頻等方式,發揮新、舊媒體作用,充分向群眾宣傳治風政策﹔嚴厲打擊疫情期間違規濫辦酒席行為,將酒席聚會變為治風宣傳會、安全宣講會,將宣傳和治理結合互相推進。用好“三統一”場所。在村寨公共區域設置“樹新風便民服務廣場”,村內紅白事統一場地、統一程序、統一服務辦理,確保酒席辦理過程安全規范。目前全鄉19個村已建成“三統一”場所3個。壓實“四個”責任。壓實領導、部門、村級、農戶四級責任,在全鄉由主官統籌,相應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在業務上由鄉旅發辦牽頭各部門負責﹔在村級由支書作為第一責任人,統籌開展治風工作。五部門聯合服務。結合農村辦酒所涉及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環境衛生等工作需要,由鄉旅發辦牽頭、鄉社事辦、安監站、經發辦、綜治辦參與,對村民辦酒行為開展上門服務和聯合督查,有效提高了“治風”工作效率。截止目前,全鄉共辦理紅事72起,白事56起,無違規辦酒情況。(圖/文 張琪玲)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