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福泉視窗>>福泉要聞

穩糧擴油一地雙收!

全國大豆油料生產暨帶狀復合種植培訓會觀摩團走進福泉

2022年07月22日09:50 |
小字號

7月21日,全國大豆油料生產暨帶狀復合種植培訓會在福泉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名參訓學員走進福泉市馬場坪街道魚酉村李家灣組、福泉市陸坪鎮羅坳村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進行實地觀摩。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呂修濤,省農業農村廳總工程師劉偉,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楊再軍,福泉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韋恩勝,副市長徐穩及全國各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盛夏七月,蟬鳴蛙鼓,伴隨著怡人的微風,走進福泉市馬場坪李家灣組753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玉米郁郁蔥蔥,大豆長勢喜人,數十名務工群眾在農技人員指導下,穿梭在田間地頭,對大豆玉米地進行除草管護,綠意盎然的大地上滿是播種的希望和豐收的喜悅。觀摩團一行走進田間地頭,現場觀摩了適宜貴州山地特色的高效植保噴霧器械和定位打穴器,並在有關負責人的講解下,實地了解福泉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今年以來,福泉市馬場坪街道李家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主要通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將壩區753畝土地進行集中流轉,採取“同減同增”的方式,對603塊散小地塊田坎進行削減,變成“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宜機化”的118塊大田,有效提升項目區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為實現糧食高產穩產、農業宜機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基地引進公司採取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收購“三統一”模式進行種植,實現科技種田、科學種糧的目標,預計畝產玉米500公斤,畝均產值1500元﹔畝產大豆85公斤,畝均產值595元。扣除所有成本,玉米可實現畝均純收入1180元,大豆可實現畝均純收入470元。

在陸坪鎮羅坳村522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成片的玉米已結出顆粒飽滿的玉米粒,大豆豆莢挂滿枝頭,在一望無垠的土地上茁壯成長、靜待豐收。觀摩團一行邊走邊看,共同探討交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管理模式、田間管護、產品銷售、群眾增收等經驗做法。

福泉市陸坪鎮羅坳壩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面積522畝,輻射帶動面積3000畝,主要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和“2+2”“2+3”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按照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密度、統一水肥、統一防控、統一保險的“六統一”模式,組織農戶標准化種植及收購,最終實現優質良種、規范化栽培技術、病虫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100%,機耕、機防綜合機械化率達100%,不斷提升糧食品質,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了解,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糧油產能提升工程,福泉市緊扣國家“穩糧擴油、保糧增收”總要求,將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扛在肩上,全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8個到位”為主抓手,突出“責任壓實到位”“糧種安全到位”“糧田設施到位”“農民培訓到位”“科技推廣到位”“田間管護到位”“保面提量到位”“保險覆蓋到位”,並積極探索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助民增收新路徑,大力推行2行玉米加3行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計實施3.62萬畝,玉米總產量達1.81萬噸、產值達5430萬元,大豆總產量達0.31萬噸、產值達2154萬元,著力實現“穩糧擴油”保安全、“一地雙收”保增長,持續筑牢糧食安全底線,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夯實產業基礎,為高質量建設經濟更強、百姓更富、生態更美的新福泉提供農業現代化支撐。

通過觀摩,大家對福泉市“八個到位”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穩產增收的做法給予高度贊揚,對福泉市堅持黨政同責,穩糧擴油保安全、一地雙收增效益的舉措給予肯定。大家紛紛表示,此次觀摩既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台,也學習了先進經驗、拓寬了工作思路。回去后,將把此次實地觀摩的成果與各地發展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轉變發展模式、創新種植技術,抓實抓細糧食生產,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大力量。(福泉市人民政府網 王孟林、向成剛)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