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豫能安順煤礦:邁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走過了13個春秋,礦井發展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12月12日,貴州豫能安順煤礦礦長華衛東欣慰地告訴筆者。
有數據為証:13年間,安順煤礦由一個年產15萬噸的小礦井,發展成為年產60萬噸的現代化礦井,企業由小到大、由虧變盈、由弱漸強﹔安全生產更加穩固,員工的衣食住行明顯改善,礦井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后榮獲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准化礦井、全國安全高效礦井、全國安全文化示范單位、煤炭行業節能減排先進單位、河南省國資委先進黨委等省部級以上榮譽40余項。
“我能夠在這個礦工作很自豪,很榮光!”該礦通風隊鄭崇軍說。
“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生活環境。”從重慶關閉煤礦入職到該礦的機運隊技術員譚寶山說。
13年間,安順煤礦是如何一路艱辛、一路收獲,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呢?請隨筆者的筆頭去探尋一下他們發展成功的秘訣。
安順煤礦。貴州豫能供圖
懷揣夢想,扎根高原啟航
老職工張中願至今清晰記得剛來礦上的情景:一下車,遍地荒涼,沒有人煙,礦區長滿了一人深的荒草,光割草就用了半個多月,強烈的紫外線晒的這群漢子們臉裂口、脫皮。
時光追溯到2008年9月,一群河南能源人懷揣夢想和激情來到偏遠的西南地區,准備大干一場。然而,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果然名不虛傳,滿地泥濘,常常要穿膠靴。吃慣了北方的饅頭面條,從中原過來的張中願怎麼也吃不慣貴州的米粉,天天鬧肚子。
安順煤礦又是貴州豫能在貴州托管的第一個礦井,托管前是一個機械化水平低、採煤工作面為高檔普採、掘進工作面為炮掘,採掘工藝落后,生產效率低下,安全標准化水平低,由於重大傷亡事故而被關停的年產僅15萬噸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面對復雜的地質條件、龐大的系統工程、艱難的工作生活環境、管理混亂的員工隊伍,給礦井快速發展出了一道難題。
張中願還記得第一天開會時,100多名河南能源人,按照之前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思路,穿著發的西服、打著領帶整整齊齊去開班前會,卻發現沒有會議室。“坐哪啊?”“坐那!”雜草清理過的礦區有兩根電線杆和一堆爛石頭,於是一個區隊找一片空地,他們就坐在那點名、布置工作,大家笑著笑著就想掉眼淚,“隻能在露天地兒開,那時候真受罪了。”張中願說。
面對種種難題,該礦黨委立即提出目標:要建安全管理最好、生產效率最高、文化氣息最濃的現代化礦井!
他們在雜草叢生的土地上吹響奮進的號角,就此拉開了發展的序幕。
安順煤礦。貴州豫能供圖
拿下“攔路虎”,鋪設安全發展路
轟鳴的機器聲、整齊的口號聲、工人的歡笑聲打破了荒草地的寂靜,他們克服資金、人員、環境等困難,建職工食堂、區隊辦公樓、宿舍樓……
職工居住的環境改善了,信心提振了,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一個大難題:煤與瓦斯突出。
工人和管理人員大多以前在河南煤礦干的都是低瓦斯或者高瓦斯礦井,很少有人干過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剛開始,大家都心存恐懼,工人打鑽遇到鑽孔噴孔,撒腿就跑,直接跑上井。
為改變這一現狀,提升礦井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該礦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和魄力,建立瓦斯治理隊伍,開展業務培訓,大力實施瓦斯治理工程。不斷提升瓦斯治理和瓦斯利用裝備水平,2011年投資1100萬元建瓦斯發電廠,優化抽採系統,提高瓦斯抽採量和利用量。大力投資建設,提高機械化程度。2011年首個綜採工作面正式投產,徹底淘汰高檔普採工藝,僅用兩年多實現了100%採掘機械化,大幅提高了安全系數和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目前,瓦斯發電廠總投資2100萬元,日發電量10萬千瓦時,年瓦斯利用量1600萬立方米,瓦斯利用率超過70%。“‘煤與瓦斯共採、治理與利用並重’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以前的‘安全殺手’‘污染源頭’,已變害為寶,發電、創效。”華衛東說。
該礦不斷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實現突出煤層低瓦斯開採,獨具特色的“三貼三帶、三查三督”、區隊“六步工作法”“崗前靜思一分鐘”等方法,為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証。尤其是近幾年投入大量新設備,改造通風系統、購置定向鑽機、升級硬件系統,在礦井智能化、皮帶巡檢機器人以及救援機器人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成為安順市首批完成輔助系統智能化改造礦井。
貴州省能源局煤監處處長楊國東曾在該礦一級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進行預驗收時說:“安順煤礦自接管以來,保持了長達13年的安全生產穩定,是貴州省的標杆和名片。”
安順煤礦。貴州豫能供圖
“趕考”路上,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安順煤礦一直在“趕考”,將發展成果惠及員工,職工工作、生活、收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員工獲得滿滿的幸福感,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讓職工減負。該礦積極推進智能化建設,2019年4月份完成8個子系統的建設,2020年6月實現貴州省首個智能巡檢機器人“上崗”﹔對主煤流系統進行智能化升機改造,生產誤時率、隱患發生率、“三違”發生率大幅降低﹔為井下皮帶巡檢員、安檢人員、跟值班礦領導等人員配備了30部井下專用智能防爆手機,實現井下信息手機全掌控。
讓職工吃好。根據職工口味,礦職工食堂增設河南風味、貴州風味和重慶風味的菜品,為職工供應餐后水果,為下井職工開設班中餐窗口。在職工餐廳每天供應牛奶、包子、大餅、水煎包等不同種類的班中“營養餐”,供下井職工選擇。
讓職工安居。先后在轎子山鎮為職工租賃職工宿舍,在安順市區組織團購房、團裝修,實現員工“城市夢”。
“礦上發展好了,職工生活也好了,很多都買了小汽車,剛來時候礦上隻有幾輛車,現在有500多輛。好多外地職工通過單位團購房在市區安了家,每天上下班也有通勤車,很方便。”該礦保衛部部長謝萬成說。
該礦致力於文明礦區花園礦井建設,利用主題黨日、主題團日活動,組織黨員團員對礦區進行綠化、美化、亮化,修路擴路、建停車場。礦區、文化長廊等場所加裝彩燈、廣告字,增設黨史文化一條街,礦區廣播每天傳遞著“好聲音”。
如今,當你再次踏進礦區,會發現工業廣場干淨整潔,綠樹成蔭,濃濃的文化氛圍扑面而來,遍地的綠葉茂盛盡收眼底,整座礦井一派生機盎然。
他稱贊說,能干出這麼好的效益,很少,也很難,是在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著企業文化。
風生水起,踏浪前行。回首13年的發展歷程,從夢想到現實、跟跑到領跑、追兵到標兵,安順煤礦在開拓創新、勇於探索、艱苦奮斗的征程中,邁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將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礦井綠色低碳,實現礦井的持續高效發展。”華衛東堅定地說。(張培軍、郭樂)
安順煤礦。貴州豫能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