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企業連線

花果園:12家惠民生鮮超市讓市民實現“愉快買菜”

2021年11月15日14:1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在貴陽各大居民聚集地誕生了許多“惠民生鮮超市”,寬敞、明亮、干淨、清新,生鮮商品品種繁多,價格實惠。惠民生鮮超市運營以來,市民贊不絕口,商家也提升了知名度與美譽度,營業額水漲船高……惠民生鮮超市的出現,讓市民愉快地購買每天的生活所需,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花果園R區惠民生鮮超市。

均衡選址“一社區一店”

南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給市民辦實事,貴陽市政府印發了《貴陽市貴陽市進一步加快公益性惠民生鮮超市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市商務局制定了《貴陽市惠民生鮮超市管理試行辦法》。隨即,南明區商務局根據工作職責,全面做好網點布局建設工作,以惠民生鮮超市建設為抓手,有效解決轄區群眾“買菜難”“買菜貴”問題,並積極做好督促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南明區已建成運營惠民生鮮超市39家,其中,2015年建成運營1家,2016年建成運營5家,2017年建成運營14家,2018年建成運營19家。

這些惠民生鮮超市,按“一社區一店”的原則進行均衡選址,合理布局,它們分為500-1000平方米的社區店,1000-2000平方米的標准店,2000-3000平方米的旗艦店。對於區域大、人口多的社區,惠民生鮮超市按照500米服務半徑,15分鐘便民服務的要求進行選址布局。

政府加大投入豐富“菜籃子”

惠民生鮮超市究竟“惠”在哪裡?南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8年貴陽全面布局完成惠民生鮮超市以來,作為全市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惠民生鮮超市享受市區兩級財政租金補貼,承建企業嚴格按照《貴陽市惠民生鮮超市管理試行辦法》,根據“保本微利”的原則銷售生鮮商品,合理確定生鮮產品的加價率和利潤率。

由於有了政府的巨大投入,並以遍布全市的惠民生鮮超市作為載體,全市的“菜籃子”“果盤子”等生鮮農產品價格有了明顯下降,“買菜難、買菜貴”的難題有望得到全面破解。

生鮮超市。

該負責人表示,在惠民生鮮超市的選擇上,嚴格按照標准,選取有實力、有擔當的企業來承擔這一任務,在每個惠民生鮮超市、生鮮商品經營面積均不低於超市總經營面積的60%,這也能充分滿足居民“一站式”買菜需要。

超大社區構建“生活新中心”

貴陽花果園片區,擁有50萬常住人口,生活便利與否備受關注。南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整個南明區已建成運營的39家惠民生鮮超市中,花果園片區佔12家。

花果園合力超市R區店,是花果園片區最大的一家惠民生鮮超市,它於2018年12月開業,生鮮超市的營業面積達1500平米。在超市內部,燈光明亮溫馨,環境干淨整潔,各種新鮮蔬菜被工作人員擺成漂亮的造型。每天都來買菜的周邊居民劉女士告訴記者,這裡的菜又新鮮又便宜,貨源充足,一般不會很快賣光。“現在它都成了我們的‘生活新中心’了。”

在超市賣場,記者看到,管理方專門設立了“一元菜”專區,每天銷售3個及以上價格不高於1元每斤的蔬菜。超市的方經理說,每天他們都有40種左右的蔬菜和一些“特價肉”,銷售價格要低於周邊農貿市場均價的20-30%。

市民在生鮮超市選購。

市民在生鮮超市選購。

惠民生鮮超市的產品價格低,那利潤怎麼保証?方經理表示,“我們的蔬菜基本上採取基地直採的方式,直接從龍裡、清鎮、雲南等蔬菜基地採購,省掉了中間環節,因此成本較低。”他說,比如現在市場行情普遍在2.8-3元每斤的大白菜,在他們超市的“一元菜”專區隻賣0.99元。此外,超市還有成熟的物流系統,在蔬菜的儲存、運輸等環節上採用了大數據技術進行實時監控、科學調度,這也省去了一塊運輸成本,超市的生鮮產品即使價格較低,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現在,超市每天都要銷售3噸左右的新鮮蔬菜,滿足附近市民的買菜需求。

利民惠民打通“最后一公裡”

南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在惠民生鮮超市中繼續深入推進扶貧專區建設,積極銷售幫扶點農特產品。

據介紹,目前南明區的39家惠民生鮮超市內都設有貴州省農產品銷售專區,銷售貴州本地農產品。今年1-8月,惠民生鮮超市共銷售全省農產品6628.82噸,銷售金額約8648.59萬余元。同期,惠民生鮮超市還銷售了南明區幫扶點農特產品2210.94噸,銷售金額4787.24萬余元。

“無論超市怎麼運營,‘惠民’始終是我們始終堅持的。”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根據《貴陽市惠民生鮮超市考核實施細則》,對南明轄區的惠民生鮮超市的銷售價格、衛生等情況進行定期一月一次監督管理,要求超市須按照《惠民生鮮超市管理辦法》的要求,以低於周邊社會化超市、低於周邊農貿市場均價的20%-30%的價格進行銷售,讓群眾有更多幸福感與獲得感。(文/圖 余珉琨、徐其飛)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