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思南視窗>>社會傳真

張誠:紅薯產業繪就群眾增收畫卷

2021年11月01日09:13 |
小字號

思南縣三道水鄉周寨村村民楊勝芝最近心情很愉悅,他今年種的紅薯又獲得了豐收。在自家地裡,他和老伴一個多小時就挖滿了一輛三輪車,10分鐘就能拉到村裡的紅薯收購點,過磅稱重,卸薯領票,5毛一斤,共計200多元。

“以前要到年底把豬賣了才見得到錢,哪裡會想到紅苕能這麼值錢啊,而且挖出來賣給公司就可以了。公司辦得好,讓我們老百姓也賺到錢了。”看著手中的發票,楊勝芝忍不住感慨一番。

楊勝芝口中的公司是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周寨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6月,利用手工作坊生產紅薯粉,由於設備落后,加之生產工藝、銷售、管理等原因,合作社處於虧損狀態。針對這一情況,三道水鄉黨委政府為了盤活集體資產,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助推脫貧攻堅,進行招商引資,動員說服當地“春暉人士”張誠回鄉對該廠進行調整升級。張誠於2018年6月個人注資4500萬元,成立了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對原合作社相關資產、資質、人員進行了整合,創建了“陳薯”紅薯粉品牌。

“沒有產業帶動,再好的資源、再好的產品也難產生經濟價值,這是鄉親們難以脫貧致富的根本因素。”憑借多年的創業經驗,張誠開始著手市場調研和實地走訪,看中了鄉親們種植經驗豐富、參與度高、易於接受和風險小、市場前景廣闊的紅薯產業。

“紅薯種植方便,技術要求低,除去種植成本,1畝能給農戶帶來2000多元的純收益。”兩年多時間,張誠帶著佳裡佳公司把當地的生態特色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使紅薯產業真正成了當地的優勢產業。

在抓公司經營發展的同時,他始終不忘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的初衷。通過採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輻射帶動周邊鄉鎮聯片種植,與鄉親們簽訂種植合同,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今年,紅薯合同種植面積已近7萬畝,帶動農戶2.2萬多戶。經過3年多的發展,員工從最初的幾十個擴展到近200人,人均工資達到3000元以上,成為了全省第11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省15家農產品深加工成長企業之一,貴州省扶貧龍頭企業,“陳薯”紅薯粉已被認定為第一批全國扶貧產品,企業所在的周寨村現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我是一名黨員,無論個人發展得怎麼樣,走到哪裡都不能忘了初心。能夠把大家都帶動起來,有錢賺,一起過好日子,我心裡就踏實了。”

近幾年來,張誠扎根故土,以自強不息的干勁和真情實意的付出,得到了家鄉群眾和社會各界的肯定。2018年被思南縣委、縣政府評為“最美思南人”,2019年被授予貴州省勞動模范、貴州省優秀春暉使者,2020年被授予“貴州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榮譽稱號。(孫 磊)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