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遵義視窗>>聚焦遵義

貴州務川:科技特派員情洒鄉村振興路

2021年09月15日14:2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這是莖腐病,傳染性很強,得重視。”近日,在遵義市務川縣紅絲鄉月亮壩天門冬種植基地,遵義市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農藝師楊勝偉刨出病變的天門冬,認真查看了情況后,對基地負責人申鳳波說,得盡快治療和預防,嚴重的地塊要及時鏟除。

遵義市農業科院辣椒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田浩(前左二)在務川自治縣涪洋鎮當陽社區佳禾辣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辣椒加工廠指導村民加工泡椒。 彭飛攝

紅絲鄉平均海拔約850米,山野裡到處生長著具有很高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天門冬,當地群眾不斷地試種、馴化野生天門冬。在省、市、縣科技部門和科技特派員的悉心幫助下,探索改進天門冬科學育苗和種植技術,開啟生態產業致富新路,促進產業增效,村民增收。

遵義市農業科院農藝師趙盈盈(中)在務川自治縣柏村鎮長腳村柑橘產業基地指導病虫害防治。 彭飛攝

2019年,月亮壩村投資1500萬元,採取“村集體經濟+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構建起天門冬育苗、種植、加工產業鏈,培育種苗200多萬株,建成種植面積500畝的天門冬產業基地。

前期,基地裡部分天門冬苗出現黃葉、莖麻、落葉、枯萎等病變。申鳳波用自己掌握的管護技術對病株進行醫治,但效果甚微,申鳳波急忙電話向科技特派員楊勝偉求援。

遵義市農業科院農藝師趙盈盈(左)在務川自治縣柏村鎮長腳村柑橘產業基地指導病虫害防治。 彭飛攝

“從他的電話中,能感受到情況比較嚴重。”匆匆趕來的楊勝偉顧不上休息就扎進基地裡,詢問情況,比對植株,查找病因,制定治療方案,一通下來,累得滿頭大汗。

楊勝偉的熱心幫助,對天門冬種植基地真是雪中送炭。另一位科技特派員、遵義市農科院農藝師趙盈盈則在柏村鎮長腳村錦上添花。

遵義市農業科院中藥研究所農藝師楊勝偉(中)在務川自治縣紅絲鄉月亮壩村天門產業基地作現場指導病虫害防治。 彭飛攝

柑橘是長腳村的名片,1200畝柑橘勾勒出一幅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鄉村振興圖。今年,長腳村被列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點之一。

在科技特派員履職過程中,趙盈盈發現長腳村柑橘產業基地部分果樹樹齡老化等原因,產量較低。她主動發揮科技特派員職能,積極爭取科技項目,幫助柑橘產業基地成功申報《柏村鎮長腳村柑橘低產改造技術示范》項目,爭取到10萬元的項目經費。

“趙老師非常熱心負責。”長腳村總支書記李金超點贊趙盈盈說,每次到村裡開展工作,她都要到產業基地查看、手把手教會果農管護、耐心地傳授技術,在她的幫助下,產業發展上很多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楊勝偉、趙盈盈只是眾多科技特派員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一個縮影。

“每一位科技特派員都是用實際行動詮釋科技人才服務‘三農’的初心和使命。”務川自治縣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陳剛對情系務川的每位科技特派員如數家珍,省農科院草業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熊先勤幫助務川爭取產業扶貧基金1225萬元,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袁叢軍博士幫助鎮南同心村成功引種百香果150畝,遵義師院熊百煉博士幫助石朝鄉大漆村黃花產業挽回6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

自2014年以來,累計有68名科技特派員到務川開展服務工作,幫助鎮村謀劃產業發展布局、培育鄉土科技人才、解決科技難題、開發優勢特色產業、指導產業管護等。共開展產業結構調整調研142次,實地走訪801人次,撰寫調研報告41篇,幫助地方制定產業發展規劃10個,提供決策咨詢601次。累計舉辦農業技術培訓會319場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2065人,培養致富帶頭人96人。培育辣椒新品種1個,發展產業基地32個。

“鄉村振興新征程,我們科技特派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貴州省科技特派員務川服務團團長田浩說,技特派員要聚焦農村產業革命,用心用情用力,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把科技的旗幟插到田間地頭,為助推務川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彭飛)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