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縣中山村:探索林下套種,助力群眾增收

又是一年秋收時節,走進楊柳鎮中山村青杠堡組蜂糖李基地,看見10余名務工群眾正在基地忙碌,一串串、一粒粒飽滿的花生破土而出,搬運、裝車……現場一派喜悅豐收的景象。
今年來,中山村積極探索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發展思路,在青杠堡蜂糖李林下套種花生,實現了土地利用最大化。“蜂糖李挂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這個期間還要花費人力、肥力去管護,為了讓我們村民早點看到效益,採取這種‘以短養長’的方式,今年這次豐收,預計能產生10萬元左右的經濟效益。”中山村支書陳玉恆介紹合作社的發展思路。
今年,中山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採取在300畝蜂糖李基地套種經濟效益好且短平快的花生50余畝,通過套種模式一方面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進一步拓寬群眾務工收入的渠道。
來自該村青杠堡組55歲的村民劉明權,今年以來一直在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務工,從果園基地春季管護、果子採摘、花生種植和秋收都有他的身影。“今年我在村裡面的合作社務工有90多個工天,每天工資80元,上半年已經發放了5500工資。”劉明權算了算今年的務工賬,收入還不少。同樣,在基地務工的涼水井村民陳學義上半年也有5000多元的收入。
今年來,中山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累計用工1000余人次,已發放村民的務工工資8萬多元。在村合作社的帶領下,積極爭取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按照“合作社+農戶”模式集中連片發展水稻種植200余畝,水稻種植豐收在望。
近年來,楊柳鎮圍繞“支部引路、企業帶路、產業鋪路”的發展思路,圍繞“一村一品”目標定位,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大力實施“三個四千級”(優質茶園4000畝、中藥材4000畝、肉牛養殖年存欄400頭),多元化發展食用菌、果蔬種植、生態水產養殖等,帶動更多群眾直接參與到農業產業發展中來,千方百計拓寬群眾穩定增收的渠道。(印江縣楊柳鎮)
來源:印江縣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