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印江視窗>>頭條

印江基層社會治理助推鄉村振興

2021年08月11日08:49 |
小字號

本報訊(王東) 近年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重點聚焦農村社會基層治理“誰來治、治什麼、怎麼治”的問題,通過強化組織領導、突出工作重點、創新工作方式,將社會基層治理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不斷健全和完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推動印江社會基層治理不斷向標准化、法治化、現代化邁進。

這個夏天,對於沙子坡鎮紅木村的群眾何騰光一家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新院落成后,本該慶賀一番的他卻被一根“電老虎”弄得心煩意亂。

何騰光說,他家進戶的線路原本在家的左前方,離連接點上百米,線路長,加上進戶時部分老化線路沒有及時更換,經常出現斷電。后來公路改擴建,右邊出現了一個新的連接點,距離短,於是他便動了改換線路的想法,但要改線,就得與供電部門聯系,從發生過口角的鄰居房前經過。正當他礙於情面猶豫不決時,村裡的老黨員、聯戶長何騰勝卻主動找上門,幫他解決了問題。

何騰勝之所以主動上門,源於該村今年推行“黨建+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讓該村成為了全鎮“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的試點村,他與村裡其他黨員,不僅身上多了一個聯戶長的頭銜,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作為聯戶長,我們有自己的責任,左鄰右舍多走訪一下,有矛盾及時解決,生活上相互幫助,日子隻會越過越好。”何騰勝坦言,其實在農村,鄰裡之間矛盾,大多數是小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積累久了瞬間爆發所致,所以,發現問題及時化解,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目前,紅木村通過群眾選、片警審、支部核的方式,優先挑選黨員、組長、公益性崗位、村后備干部等人員擔任網格長。採取“鄉鎮—網格長—聯戶長—群眾”四級培訓的形式進行,進一步明確網格員、聯戶長工作職責,督查聯戶長加強與聯戶群眾的溝通,做好相關政策宣傳,發揮好聯戶長作用,做到宣傳家喻戶曉,“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處理矛盾的思路清楚了,確定誰來治、治什麼的問題也就清楚了,不能打糊涂仗,草率處理群眾問題。”所以,在聯戶長的選人用人上,紅木村支部書記何瑞富非常謹慎,必須堅持高度民主,在黨員群眾中選出德才兼備者、德高望重者擔任。

沙子坡鎮在黨建引領下,已完成像紅木村這樣的試點村建設2個,為全鎮綜治工作的全面鋪開提供了經驗和可能,同時,通過試點,全鎮在鄉村治理的效能上,緩解事多人少的矛盾,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及服務群眾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延伸了治理觸角,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真正讓“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從“建起來”“動起來”“聯起來”到“用起來”。

沙子坡鎮黨委委員、組織宣傳統戰委員譚亞麗介紹:“目前,沙子坡鎮已經完成20個村的‘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建設工作,現有71個網格員,608名聯戶長共同長期穩步推進該項工作,使網格服務管理體系覆蓋到村到戶、到人,為建設平安沙子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此外,在推動社會基層治理經驗中,圍繞基層社會治理“治什麼”,怎麼治等問題,印江還通過探索“綜治中心+”模式,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天堂鎮綜治辦通過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綜治信息平台運作效能,建立起縣級匯總和鎮、村摸排三級聯動機制,“點對點”“鍵對鍵”處理各類矛盾糾紛,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對待群眾問題,不光要時刻聚焦人民群眾最急最盼最怨的問題,在對待具體的問題上,更要懂得因人施策,特別是在處理刑滿釋放人員、婚戀問題等特殊群體和矛盾問題上,不能搞政策一刀切。”談及最近幾年來的基層治理心得,天堂鎮綜治辦負責人徐利強頗有感受,他說,社會綜治工作本身就繁瑣復雜,對於從事基層社會綜治工作的人員,十八般武藝都得懂一點,上下聯動,消息互通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據統計,截至目前,印江通過“黨建+”“綜治中心+”等模式,共排查矛盾糾紛1188件,化解1127件,化解率94.87%。下一步,印江將不斷健全和完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進一步推動印江社會基層治理不斷向標准化、法治化、現代化邁進。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